374 赵氏三兄妹(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最近很忙,更新不定期,请大家原谅!)

南宋皇帝姓赵,统治一百五十多年后在南粤被灭,赵帝后裔流落民间,两千多年后,赵氏都以皇亲国戚自居,大哥也姓赵,是否皇族后裔就无从考证了。其实,按大哥现今的实力,也不必沾那死去两千多年亡帝的光儿。

他就是他,赵家的掌门人,在省城也是屈指可数的人物。

这会儿,乘坐的皇冠正缓缓开着,司机是一个很健壮,一眼就能看出曾是习武之人,却很有耐心地谦让着横过街的行人和单车。坐副驾驶位上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俊朗年青,像是秘书,弯曲的大腿上架着一个黑色公文包。大哥坐在第二排,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

要处理的事太多了,工厂那边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在市场公开叫板,凡是遇到赵氏厂家生产的风扇都要比他们便宜十块钱。

十块钱似乎不算什么,但平民百姓还是有点在乎的,一台风扇才多少钱啊!你的产品为什么就多人家多十块钱?于是,赵氏风扇受到强烈冲击,全国各地许多商场都要求赵氏风扇降价。

他知道,对手宁愿亏损也要把你赵氏风扇打下去。那是一家国营企业,赚钱对他们固然重要,但在这场价格战中战胜你私营企业更重要,他们亏的是国家的钱,赚的是个人的志气。哪一天,论政绩,才没人管他亏还是赚,却更关心他这种气势,你赵氏风扇在国内不是颇有名气吗?我就能压你一头!

这种人玩的是政治。

企业家最怕这种不计成本玩企业的政治家。

要打败他们就要割肉,你有多少肉经得住这么割?

一直在省内呱呱叫的赵氏建筑公司也遇到了对手,一个建筑项目竟出现十个八个竞争对手,且一个个实力都不弱。现在有钱人似乎太多了,而且,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冒出来的,根本不知道他们的钱是从哪弄来的。

政府要在西江建一座大桥,改变西部各地进省城走渡轮的面貌,。

两个亿的造价啊!没有一定的资金,没有一定的技术,拿动这工程吗?但是,竞争这工程建筑公司一下子增至十多个,有人甚至扬言,不惜成本,就是亏也要拿到这项工程。这是哪是做生意?几乎就是在干慈善机构干的事。

——他们不按常规出牌,不按经济规律办事。

——奇怪的是,相当部分的人还是私营企业,亏了本就要割肉。

——完全乱了套。

他们钱来得太容易,把从银行货的款也当自己的钱了。

——别以为没有这种人。

他们的钱来得不明不白,不弄点什么项目干干,说不清钱是怎么赚的。

——这种人并不少,走一趟私,进一批咸水货,钱赚得见不得光。

车里发现大哥大的响声,大哥还是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

你还能玩正经吗?你要跟他们竞争,也不得不出奇招。建筑公司抢不到西江的工程,你还可以退一步,干其他工程,但是,工厂明知要亏,也要死顶,否则,你的设备投入就会成一堆烂铁。商场这一块还是有点盈利的,但要填补工厂的亏蚀,只靠那点盈利根本不能支撑多久。

“三小姐的电话。”秘书半转过身来对大哥说,并把大哥大递了过来。

大哥接过大哥大,问:“合同签了?”

“签了。”

家族里只有三妹靠得住,只有她帮得了自己,二弟那家伙中邪,像女人蓄着一把长头发,关门闭户玩艺术,成天对着画板画画儿,那能当饭吃吗?然而,他却酸溜溜地说,自己可以流芳百世。

——就怕你饿死,遗臭万年。

“没留下什么手尾吧?”

毕竟,是见不得阳光的事,每一次大哥都有一种歉疚感。

“应该没有,我当什么都不知道。我只当她那是从正规渠道进的货。”

大哥很清楚,这是自欺欺人,正规渠道进的货会那么便宜吗?本来,这应该是二弟干的事。本来,三妹干什么艺术才更合适。赵家却出了这么个不孝子孙,不得不由三妹顶上。

然而,只靠这点咸水货的盈利填补工厂的亏损,并非长远之计。要玩就玩大它,形成一个向全国供货的渠道。由于早已形成风扇的销售路径,他要把这些走私电视发向全国各商场,并不是一件难事。第一批货只逗留了半天,就上了火车运走了,那些老关系的商家还嚷嚷着吃不饱,还要他再增加供货量。

他也想让他们吃饱啊!

但那个汪燕太信不过,她不是能干大事的人。

“我是不是跟踪她,找到她的根源。”

“你身边有没有信得过的人?”

“保安主任还可以。”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