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麟趾卫(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陈先同走了?”

“禀殿下,五天前就走了。”大殿一角传来锦衣卫的汇报声。

“他腿脚倒是利索儿,走到哪里?”

“瓦江北岸,距阿瓦城六十里。”

“知道了,叫咱们的人盯紧了,半月一传。”

“是”大殿内再次传来锦衣卫的应答声,“属下这就去办”

在陈先同的商帮里安插眼线,自然是朱慈煊的吩咐,他倒不是信不过这位口无遮拦的大华商,纯粹是怕中途出了岔子,小心点总不为过。

镇抚左使王猛汇报完,启身告退,留镇抚右使邢康一人在议事房内,朱慈煊还有话问他。

“麟趾卫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巩昌王从军中挑选了一千五百人,缅臣遴选了一千二百六十人,算上千人营,麟趾卫第一期一共三千八百人,十九个百户所。”邢康一五一十地答道。

朱慈煊点点头,邢康没有让他失望,这件事他挂怀了好几天。

要练兵自然需要人手,组建亲军“麟趾卫”就是第一步,其人员组成除了明朝军队外,还包括戒赤乌推荐的缅甸寒族子弟,主要以汉人居多,具体编制虽与锦衣卫相同,但不设镇抚使,官阶也比锦衣卫低一级,从一开始,它的定位就是锦衣卫的预备军团。

朱慈煊规定,从今以后,锦衣卫只有八百人,永成定制,一人不多,一人不少,下辖麟趾卫,采用上出下替的原则,也就是说锦衣卫未来的人员补充将只会来自于麟趾卫。

届时,每一个挑选上来的锦衣卫成员,都是麟趾卫三千八百人中最优秀的存在,精英中的精英,而与此同时,锦衣卫中如果有不合格者,也会被下放到麟趾卫当中,由下面的替补上来,这种淘汰机制是朱慈煊反复琢磨后才推行出的,好处自然有三,保持锦衣卫的战斗力和敏锐度,以及必需的忠诚度,最后一条至关重要。

想想,“厂卫”时代的锦衣卫也是够了。

这些设想能够付诸实践,左右镇抚功不可没,事实上,招募新卫和监听消息这两项任务,王猛和邢康早就得心应手,这些纯粹是老本行,作为随朱慈煊北上的东宫率卫,他们的忠诚度自然不必怀疑,也正因为如此,两人享有“御前不跪”“带刀上殿”等诸多特权,一开始,他们还是诚惶诚恐,到了后来也就战战兢兢的接受了,自是明白,这是殿下的信任,不可辜负。

这份信任,朱慈煊也舍得给。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忠贞为上,纪律为先,勇武不可废。”

“是!”

邢康喊得更大声,麟趾卫的练兵原则他早就记得滚瓜烂熟,殿下此前三令五申,务必遵照实施。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