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此攻之灾(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二十二章此攻之灾

整个汾阴县城中除了那些阵亡者的家属外,最不开心的人大概就属麻常了。 突厥人进攻时他还是很兴奋的,可是到了随着突厥人被越打越惨,他的笑容慢慢消失了,等到文书把突厥人大致的伤亡和战俘人数统计出来之后,麻常的脸整个都黑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打了个大败仗。

此时的麻常绝对不是装蒜,而是确确实实的苦恼、后悔万分。 因为他知道他的举动很可能已经打乱了少帅军的整个计划。 凭借他的资历和名气,吴浩任命他为师帅,就已经很让人意外了。 吴浩又亲自点名让他主持进攻巴蜀,不但他自己有些受宠若惊,许多少帅军将领背地里的议论也是不少。 当然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因为杨公卿的关系,吴浩才如此重用麻常。 麻常内心感激的同时也一直在憋着口气:就是千万不能辜负吴浩的重托,要让天下人看看吴浩的眼光没有错。 可惜进攻巴蜀一路顺利,没有什么太大的风波,因此他基本尚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 接到吴浩让他汉中进入关中的消息,他是高兴得不的了。

歼灭李孝恭的两万李阀军根本没有任何悬念。 这两万军队原本就是关中的各路小义军拼凑起来的,而少帅军一方出动七万军队,先把他所在的虞乡县城团团围住。 最后动手之时,又加上了屈突通的三万大军。 四百多辆投石车全部集中在了南面,先就轰了它足足两个时辰。 虞乡县城本就有些年久失修,哪里经得起如此的肆虐,很快就塌了一大片。 而城里地军队则是惊恐万状,投降了的士兵占了十之**。 李孝恭拼死抵抗,但是无奈大势已去,最后只能自刎殉节了。

按照计划,本来屈突通和麻常部应该稍事抵抗就向南撤。 待联军通过之后,再重新占领河东郡。 可是当他们获悉联军分兵之后。 屈突通就提出分别固守河东和汾阴两县。 麻常自然是知道屈突通的心思。 屈突通本就随隋朝名将,投了少帅军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而且第一仗就是要打败仗,虽然是佯败,但是心里肯定有些不愿意。 不过屈突通分析得也不是没有道理。 突厥兵善于野战,对于攻城战没有什么经验,而且他们也缺乏攻城器械。 再加上突厥兵又急着要赶往长安。 吴浩又多次强调李世民是如何了得,突厥军见到少帅军严阵以待,应该不会再来攻城。 就算来攻,发现急切不可下,也许就不予理会了。 最重要的是麻常心理也是不愿意退的。 左思右想之后他就同意了屈突通的意见,二人一面派人急报长安,一面迅速迅速布置城防。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突厥兵一路上被秦琼等人连续地阻击给惹毛了。 突利好容易看到了少帅军的大队人马竟然不跑,自然要出一口恶气。 而李世民一方面也有些低估屈突通部和麻常部地实力,另一方面他也是想看一看少帅军的实力到底如何?

接下来,突厥军就分兵攻击河东和汾阴两城。 更让麻常没有想到的是突厥军上来就全力以赴,而且明明没有胜利的任何希望,还拼力死战。 连续进攻三次。 结果惨败而回。

虽然麻常此时并不知道河东县的战果如何,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突厥军绝对讨不了好,所不能估计的就是突厥人在那里损失了多少兵力?但是仅仅在河东折损的这四万三千人就已经够让突厥人大吃一惊了。 大吃一惊之后,突厥人会怎么办呢?麻常料想突厥人无非就是两个反应,一就是集结大军全力攻打汾阴县,来雪耻报仇。 二是立刻退兵。

而继续进军长安地可能性已经很低了。 对于第一点,麻常对于坚守汾阴县倒不是太担心,看突厥人这样攻城的架势,就算剩下的十几万突厥军全部开到。 汾阴县也依然可以岿然不动。 如果联军全部开到。 至少几天之内还是可以坚守的。 几天之后,少帅军的援军也能赶到了。 这样就变成两军在汾阴城决战。 对于少帅军来说。 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不能满意的,因为它完全打乱了设定好的计划。 野战并非少帅军所长,就算最后能够重创联军,少帅军地死伤必定也不会少。 就麻常所知,吴浩为了更好的在长安城下歼灭联军,这半个多月,秘密调动七、八万部队在鲁妙子的主持下在长安城下日夜不停的开掘,挖了两条地道通向城外,以作奇兵之用。 这样一来可就全作泡影了。

对于第二点,麻常是最为担心的,如果突厥兵就此退军,那少帅军之前诱敌深入、包括吴浩的假遇刺等种种动作可就彻底全部化为乌有了。 刘武周和薛举地部队还好说,突厥的这十几万人马回到草原上后,再要歼灭它可就难了。

因此麻常一点都没有打了胜仗的喜悦。 他即刻写信把战报急报长安,然后他一番考虑之后又派遣他的副手孟得功率领五千人马日夜兼程直奔临汾。 最后他又先后给潼关的王君廓、洛阳的虚行之以及河东的屈突通写信。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