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没有硝烟的战争(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从1944年至1946年的三年时间里,华约国家从北约国家掠夺走总额高达2.3万亿龙币的物资,抛出成本,北约国家直接经济损失达7300多亿龙币。中华帝国获取利润达6500亿龙币。

从1946年下半年开始,德联体国家的轻工业体系逐渐恢复起来。对华约轻工业物资的依赖大幅度下降。

但很快,中华帝国为首的华约国家开始对德联体国家进行大规模商品倾销。华约商品以低于北约国家商品生产成本平均近10%的价格冲击欧洲共同体市场,沉重打击德联体国家的轻工业,导致欧洲大陆各国的轻工业工厂大规模倒闭破产。

针对华约国家的经济侵略,北约迅速采取行动,在整个欧洲大陆竖起了贸易壁垒,对华约国家的商品征收200%的关税,进而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欧洲各国的轻工业。

中华帝国对德联的经济战争包含方方面面。除了轻工业外,重工业也是重点之一。

战后的欧洲,其重工业虽然比轻工业多,但也遭受严重的破坏。欧洲战后重建,需求大量的钢铁、水泥、石油化工产品等重工业产品。欧洲自身虽然解决了大部分需求,但像石油化工产品却难以支撑了。

二战期间,德国为了打破中华帝国的石油垄断,在国内建立了一系列的煤化油工厂。这些煤化油虽然在战争期间解决了德国大量的燃油需求,但成本巨大,数倍于原油价格。战争期间,德国别无选择,但战后经济重建,煤化油因为成本太高便严重拖累经济复苏进程了。

德联体尽管恢复了罗马尼亚石油区,沙俄国内也有石油出产,但无法满足整个欧洲的石油消耗。因此,这给了中华帝国再次艹纵石油来侵略欧洲提供了机会。

中华帝国先是艹控全球石油产量,以低级的价格向欧洲输送。一度造成欧洲进口石油的成本低于本土石油的一半,低于德国煤化油价格的三分之二,导致很多国家都放弃煤化油工程,甚至停止从罗马尼亚和原苏联进口石油,导致欧洲煤化油工厂大规模倒闭,罗马尼亚原油公司每天亏损上百万龙币。

到了1946年,欧洲的石油需求90%依赖从国际进口。于是,中华帝国再次艹控国际石油减产,抬高油价,继续剥削欧洲各国。

德联国家经过几年的战后重建,虽然被中华帝国为首的华约国家严重剥削,但各国的经济已经有所恢复。德国消防原苏联的经济模式,发展速度很快。

1947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15亿龙币,恢复到了战前水平。虽然仍旧比世界第一的中华帝国4550亿龙币的庞大国民生产总值低了七倍有余,但德国经济发展速度却是有目共睹的。

面对德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华帝国自然提高了警惕。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