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是猛龙不过江(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罗名佑手中掌握着多家戏院,对于中国电影的现状非常了解,尤其关注明星电影公司。

这家明星电影公司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电影行业的龙头企业。

黎民维来到上海后,一边联系戏院放映梅兰方的戏曲电影,一边到戏院看国产电影。

上海的戏院一听是梅兰方的电影,毫不犹豫的就会放映。这就是京剧名角的影响力。

如此一来,黎民维放下了心事,专心考察上海的电影行业。

他在了解了明星电影公司之后,才发觉自己小看了天下英雄。

民新影片公司在香港有自己的戏院,还从美国购买了先进的拍摄设备,在广州建立了片场,总资产超过50万元。

在香港电影圈,算得上是最大的电影公司了。

可和明星电影公司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此时的明星电影公司可谓是人才济济,旗下有不少著名导演和各类明星,还有各类电影技术人才,有自己的摄影棚,可以同时拍摄四部电影,每部电影都能盈利数万元。

加上手中掌握的多家戏院,总资产早已超过了300万元。

当然,戏院方面有冯敬尧的股份,林子轩的个人资产大概有150万左右。

所以说,电影行业就是暴利,特别是在只赚不赔的情况下。

黎民维看了明星电影公司的电影,各种类型的电影都有,但很多都是娱乐消遣的片子,刻意迎合观众的观影趣味。

他和这个时代其他的有志青年一样,认为电影应该具有扬善惩恶、移风易俗之功,可以作为辅助教育,改良社会之用。

他很早就提出了“电影救国”的口号。

因此,孙仲山曾为香港民新影片公司题词“天下为公”。

不过,黎民维不得不承认,明星电影公司的电影非常成熟,很多拍摄手法值得借鉴,不愧是中国电影行业的龙头。

而且,他看到了有声电影的广阔前景,认为默片时代或许要结束了。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进军上海电影市场的决心,想要把电影公司做大做强,就要来到上海,这里才是中国电影的中心。

他想到在北平的时候,罗名佑和他提过的事情,更为有信心了。

罗名佑早就有进入电影制作行业的兴趣,只是手里没有电影创作人才。

他掌握着戏院,黎民维负责拍摄电影,两人合作,或许可以和明星电影公司一较高下。

这个提议坚定了黎民维要把民新电影公司搬到上海的念头,不是猛龙不过江,在电影这个行业,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他会学习明星电影公司的优点,在照顾观众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宣传。

在看了几天电影之后,黎民维准备回到广州拍摄一部古装片,取材自《聊斋志异》,他发现上海观众对于古装神怪片非常有兴趣。

这部电影叫做《胭脂》,是民新影片公司的第一部古装长片。

如果林子轩知道黎民维的想法,一定会告诉他古装片是去年上海电影圈的流行趋势,今年已经不流行了。

今年流行杀手片,因为他的电影《杀手李昂》就要上映了。

明星电影公司引领国产片的潮流,其他电影公司跟风,这已经成为惯例。

做人就是要这么自信。(未 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