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林易回来了,他一进屋就对我说:“约了常行长,刚刚谈完下一笔贷款的事情。”

我心里暗暗地惊讶,因为今天本来是常百灵约了我吃饭的,我想不到她竟然在被我拒绝了后依然去和林易谈了贷款的事情,而且从林易的口气和神情上来看似乎还很顺利,我心里不禁对她暗暗感激。我想不到她竟然如此的大度。

“这次准备贷款多少?”我问道。

“这次是三家银行一起给我公司贷款,一共近二十个亿。”他说,脸上很愉快的样子,“这下好了,资金上解决了一半的问题了。冯笑,走,我们去书房谈事情,别在这里影响你施阿姨的天伦之乐了。”

施燕妮笑道:“讨厌!说什么呢?”

我也笑了笑,然后跟着他去到了房后他让我坐下,然后烧了一壶水,随即就用那壶水开始冲洗茶具,一遍遍冲洗,他的动作很优雅、闲适,那些茶具在开水的冲洗下冒出热气并变得湿润鲜活起来。是的,是鲜活。刚才我看见这些茶具的时候还觉得它们冷冰冰的感觉,而现在,它们在主人的如此浇灌之下就变得似乎富有了生机起来。

在他冲洗茶具的过程中我们都没有说话,他是那么的专心,而我却情不自禁地在欣赏这个过程。

“别小看这个过程,这是泡好一壶茶最必要的过程。万事都是如此,要做好一件事情的话就必须事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他讲茶壶放下,嘴里在说道。

我惭愧地道:“可惜的是,我没有这样的闲心。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干的活。其实享受也是需要耐性的。”

他摇头道:“其实这并不是什么耐性的问题,喝茶也是人生的一种标志呢。喝茶喝的不仅仅是茶,而是对人生的品味。呵呵!也许这句话大了点,不过喝茶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让自己可以进入到一种几乎是禅的状态,这样才可以让自己冷静地分析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有什么差错。你要知道,有时候一点小小的差错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事事都需要反复地仔细地思考。”

我苦笑着说:“这可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否则的话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成功了?”

他一边往茶壶里面放茶叶,一边依然在摇头说道:“冯笑,你的思维有问题,你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和那些常人一样。一个人要想让自己成为佼佼者的话,就必须具备与常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刚才你的那句话如果是我的话是不会那样说的,我会说:这样的思维方式才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一个人首先不要把自己归为常人里面的一员,这样的话才会让你不自觉地去按照不属于常人的方式思考问题。”

旁边水壶里面的水已经开了,但是他却并没有急于去将开水倒入到茶壶里面去,他继续地对我说道:“泡茶很有学问,这里面其实也包含了做人做事的学问。所以,学会了泡茶就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说到底就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和方法。我没有读过太多的书,但是我自认为自己的思维并不比某些拥有博士水平的人差。这是为什么呢?说到底就是方法的问题。其实像你这样具有高学位的人应该有这方面的感受。就拿你们曾经的那些学习过程来说吧,你是不是觉得学习的方法比什么都重要?你是学医的,如果都去死记硬背的话肯定是不行的。我说的不错吧?”

我点头。

他继续地道:“一个人做事的方法来源于自己的思维方式,高明的人,特别是官场上的智者,他们总是具有与常人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就如同下棋一样,常人最多可以看到后面的三、五步棋,而高手却可以提前看到整个棋局的走向。这里面的道理不言自明。此外,一个人要善于等待,做事情不要着急。就如同我这泡茶,当水刚刚烧开的时候就把开水倒进去的话茶味就会少了很多的清香,而多出来的却是更多的苦涩。只有在水温降到八分的时候泡茶才会达到最好的口感。再有,最开始的时候最好先倒入少量的水,先将茶叶泡开,充分地将茶叶里面的东西侵润出来然后再用淡水去将它冲淡。这就如同我们的人生一样,需要先看到自己的内涵究竟有多少,然后根据需要去调适自己所需要的浓度。这个浓度是什么?说到底就是一种展示,在某种场合需要展示出多少的自己。总之,这泡茶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它可以包含我们人生所有的哲学及为人处世的方式。当然,我并没有让你也像我这样学会泡茶,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比如有的人喜欢去江边,独自一个人坐在堤岸上看着缓缓逝去的江水让自己心有所悟,还有的人可能习惯于去到闹市中看如织的人流,然后去从芸芸众生的目光与面色中感悟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就如同你们读书时候的学习方法一样,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相同。总之一句话,那就是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呵呵!冯笑,今天我的事情谈得很好,所以显得有些兴奋,话也就多了。你不会觉得我太过琐碎吧?”

我急忙地道:“不啊,我很喜欢听。其实每次和您谈话后我都觉得自己在形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而且也对我潜移默化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您继续讲,我真的很喜欢听。”

他将茶壶里面的茶水倒掉了,嘴里在说道:“这第一道的茶水太浓,而且难免有农药的存在,所以必须倒掉它。这就如同我们很多时候的第一次思考,因为冲动而让自己的思维显得游戏恩激进,这种激进往往还有害,所以需要我们在第一次思考后完全放弃然后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冷静地去思量。冯笑,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我点头,“明白。不过。。。。。。这可能需要形成一种习惯才行。”

他笑道:“是这样的。其实习惯也就是一种自然。刻意那样去做就会让人觉得很累,但是只要形成的习惯后就会自然而然那样做做了。这就如同你们当医生的一样,没当你们遇见一种比较复杂的病情的时候就会自然去想,这个病人究竟是什么样的问题?除了这样的诊断之外还有其它的可能吗?还需要做哪些检查?如此等等的问题就会极其自然地出现在你的思维里面,根本就不需要你刻意去想。所以,要养成一种好的思考习惯并不难,只要你有心就行。”

我点头道:“有道理。”

他又道:“李嘉诚是我最崇拜的商界强人,其实他读过的书也不多,但是他善于思考问题,所以他的每一次投资都很准确,眼光非常的独到。而他的那种独到的眼光准确地讲就是来源于他不同常人的思考。他认为,第一,眼高手低将一事成。这是说一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办事,只有充分认识自己能力的人才会取得成功;第二,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要像水晶一样透明。有的人眼睛总盯着自己,所以长不高看不远;总是喜欢怨天尤人,也使别人比厌烦。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中甜?要像太阳一样辉煌,腊梅一样坚强。既然睁开眼睛享受风的清凉,就不要埋怨风中细小的沙粒。管住自己的嘴巴。第三,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每天下班后和你的那些同事朋友喝酒聊天可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中间往往会把议论同事、朋友当做话题。背后议论人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议论别人的短处,这些会降低你的人格。第四,买个闹钟,以便按时叫醒你。自贪睡和不守时,都将成为你工作和事业上的绊脚石,任何时候都一样。不仅要学会准时,更要学会提前。就如你坐车去某地,沿途的风景很美,你忍不住下车看一看,后来虽然你还是赶到了某地,却不是准时到达。闹钟只是一种简单的标志和提示,真正灵活、实用的时间,掌握在每个人的心中。第五,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很多人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不要养成挑三拣四的习惯。不要雨天烦打伞,不带伞又怕淋雨,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记住,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第六,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要学会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起来。千万别浮躁,学会静心,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而乱了方寸,而去做聊益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第七,这一点非常重要。走运时要做好倒霉的准备。有个寓言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一只狐狸走到一个葡萄园外,看见里面水灵灵的葡萄垂涎欲滴。可是外面有栅栏挡着,法进去。于是它一狠心绝食三日,减肥之后,终于钻进葡萄园内饱餐一顿。当它心满意足地想离开葡萄园时,发觉自己吃得太饱,怎么也钻不出栅栏了。相信任何人都不愿做这样的狐狸。退路同样重要。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点滴积累,水到渠成。有的东西今天似乎一文不值,但有朝一日也许就会身价百倍。第八,机会从不会失掉,你失掉了,自有别人会得到。不要凡事在天,守株待兔,更不要寄希望于 机会。机会只不过是相对于充分准备而又善于创造机会的人而言的。也许,你正为失去一个机会而懊悔、埋怨的时候,机会正被你对面那个同样的“倒霉鬼”给抓住了。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有了机会,就要巧妙地抓住。第九,写出你一生要做的事情,把单子放在皮夹里,经常拿出来看。这就是说,人生要有目标,要有计划,要有提醒,要有紧迫感。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串起来,就成了你一生的大目标。生活富足了,环境改善了,不要忘了皮夹里那张看似薄薄的单子。最后一点,若电话老是不响,你该打出去。很多时候,电话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不是花瓶,仅仅成为一种摆设。交了新朋友,别忘了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交际的一大诀窍就是主动。好的人缘好的口碑,往往助你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冯笑,这些东西都是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以前我也对你讲到过,这样的东西如果能够被你吸收、消化掉的话,今后你就一定是一个成功的人。我很希望你今后就是属于这样的人。现在,希望的大门已经为你打开,自己一定要好好把握住。也许我今天有些话多了,但我是真心希望你能够走向成功那一步的啊。”

我感激地道:“我当然知道,不过我还是很担心自己做不好。总觉得自己更适合当医生,而且我现在对今后新的工作很惶恐不安,因为我从来没有做过那样的工作,而且今后还要面临那么多复杂的事情。”

他笑道:“你最开始学医的时候可能也有这样的惶恐吧?那时候的你除了懂一点数理化之外对医学根本就是一所知是吧?当你听说学医需要解剖尸体的时候肯定也害怕或者恶心过的,是不是这样?现在你不是一样地适应并喜欢上这份职业了?人都是这样,总是对自己未来要去做的事情战战兢兢的,其实我也是这样啊,每次一个新的、大型的项目在开始前我都会担心的,但是却总是强迫自己去做,而且还要要求自己去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完美。目前,国内的房地产行业正是勃勃发展的时期,所以我必须要抓住这样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我也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永远这样快速发展下去的,总有一天会回到它理性的位置上去,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会一直涨价,总有一天会像穿了小孔的气球一样慢慢回复到它应有的价格区间去的。这一点我看得十分清楚,只不过到现在还不知道那个点究竟在什么位置罢了。”

我问道:“难道不会像气球一样猛然地破灭吗?”

他摇头道:“那是西方自由市场经济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我诧异地问道:“我们不也是市场经济吗?”

他大笑着摇头,“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词很高明,而且这种体制下的经济也与资本主义国家真正的市场经济也完全不同,它固然有市场经济的一面,但是你应该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有经济总是占据着经济的主体,控制着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还有就是,我们的政治体制与西方国家的完全不一样,在中央集权下,国家可以调动一切资源去维持经济的正常发展,不至于发生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大型经济危机,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那么大,只要是每人分摊一百块钱就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而一百块钱对我们每个人来讲又算是什么事情呢?即使再贫困的人也不至于为了这一百块钱去铤而走险吧?共产党的这种体制设置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是它却有着其它体制法替代的优越性,一个政党不但牢牢地控制着军队,而且还完全地控制着政权和经济命脉,这就是我们国家不可能发生大型经济危机的关键。作为我们房地产行业来讲,国家最多也就是控制它,而不是让它毁灭,因为房地产这个领域不但解决了老百姓住房的问题,而且还让政府获取了巨额的财政收入。”

我叹息道:“可是,房地产却让我们大部分老百姓背上了一辈子的债务。老百姓太苦了。”

他再次大笑,“你这样的思考方式又错了。我们中国人和其他民族不大一样,老百姓太过富足就会出现懒惰,就会想入非非。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的盛世都不会持续太久,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盛世造就了人们的惰性,造就了整个民族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要有压力,要有希望,这样的民族才会有紧迫感,才会使得国家真正强大富强起来。”

我摇头道:“老百姓可不会这样想。”

他又是大笑,“这是当然。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也就不一样了。中国太大了,很多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不过作为当政者,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辖区的利益,人在其位就只谋其政,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不过有一点是必须的,那就是必须符合整个国家政体的大致方针,俗话说,杀猪杀**,各有各的办法,只要能够吃到猪肉就行。”

我顿时也笑了起来,“这与白猫、黑猫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笑道:“是这样的。”

我担忧地道:“这样下去的话会不会出现整个国家道德水平大滑坡的情况?毕竟只看结果不管过程可能会造**们的不择手段啊?”

他说道:“道德水平下降是必然的,这得看国家如何去引导国民了。不过我相信一点,那就是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经过阵痛的话是不可能完成其复兴的过程的。即使是像美国那样的世界第一强国,它不也是在经过二战巨大的牺牲后换来的吗?阵痛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控制阵痛的时间和程度。痛死了就麻烦了。”

我禁不住大笑了起来,“那药怎么样才可以控制住啊?”

他也笑,“第一,国家必须稳定。第二,国家领导人必须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第三,要有充分的预案。第四,要有与世界强国争雄的野心。如果一个国家到了最危险的关头,那时候就应该将国家面临的巨大风险转移到他国去。”

我瞠目结舌地看着他,因为我觉得他这样的思维真的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他看着我,“也许是我的思想太激进了,不过一个国家就必须这样。其实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日本,因为日本人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具有忧患意识的国家。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国家才可以从二战的惨败中迅速地站立起来。”

我深以为然,“是这样。您可以具体讲讲吗?”

他点头,随即说道:“日本忧患意识的渲染、灌输由来已久。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经常向国民提出日本存在的危机,诸如资源匮乏论、生存危机论、经济危机论等,以激励国民奋发图强不甘落后的忧患意识。日本的忧患意识中存在过度抑郁、压抑及排外情结,某些程度上,有让日本社会向畸形发展的趋势。这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日本在经济发展高歌猛进时却几乎见不到对自身成绩的吹嘘和标榜,反而是愈加冷静、谨慎的自省与忧患。这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也是日本经济在历经日元升值、泡沫破灭后仍能保持自身优势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日本政坛风云变幻,悬念迭起,但不管任何一届首相和内阁,在对待经济问题上,都一例外保持着谨慎的原则做事。即使是在遭遇到巨大的经济危机的时候,日本的那些大型企业,如丰田,佳能等,他们是宁可裁员也要留住企业的备用资金,以备将来企业复苏时东山再起。日本在危机情况下是报忧不报喜,如果要是在我们国家的话,那肯定就是报喜不报忧了。日本新闻媒体上总是传递消极的信息,人想不紧张都难。他们在媒体的报道中经常是自谦到近乎自贬的地步,不断提醒着久经风雨的日本金融界。如此的低调,常使人忽略这其实是一个每年人均gp四万美元的国度。日本的忧患意识大致可分为二种。第一种是来自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即通常所说的国土狭小、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灾害横行等。这种忧患意识在日本所不在。例如,日本总是举国炒作能源紧张的话题,炎热的夏季,为了不消耗大量电能,有的地方干脆将空调降温的按键用胶纸贴住,不让人动。其实日本几乎从来不停电,用电也限制。还有日本是多地震国家,但损害性地震的发生概率并不大。即使如此,你在日本的电视上每天都会看到关于二到三级地震的报道。日本这种忧患意识不仅是客观国情的加工型反映,而且是日本人认识、约束自我的思维方式的展现,是日本国民意识及价值观的基石。日本许多为人敬重的优点及令人厌恶的缺点都是以此为基础的。第二种是来自社会压力的忧患意识。例如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日前公布的日本将来人口测报告显示,到二零五五年,日本人口将减少至不到九千万人,其中老龄人口将达到百分之四十,是目前的两倍。对于倚重人力优势的日本,这种压力的沉重与深刻是可想而知的。再如周边各国对日本所构成的外在压力:朝鲜的敌意、韩国的反日,中国的崛起等都使日本难以安眠。处于这样压力下的日本人,与虽不够发达,但国际地位一直稳步上升的中国人相比,忧患意识完全不同。”

听完了他的话后,我不禁感叹道:“日本人太可怕了。”

他也道:“确实是如此。你看看以前的那些老电影,也包括最近电视上播出的那些电视剧,里面的日本人就像猪一样的愚蠢,这样的宣传我很反感。我认为,只有高看自己对手的人才不会在将来犯下愚蠢的错误,把对手看得太愚蠢,其实最愚蠢的是我们自己。”

我由衷地道:“有道理!”

他忽然笑道:“你看我们,光顾着说话了。来,喝茶。对了,你今天来找我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吧?呵呵!结果我们前面说了这么大一通闲话。”

我急忙地道:“不是什么闲话啊?这些话题我都喜欢听呢。”

他点头,“也罢,你说吧,今天找我想说什么事情?对了,你是不是要马上出国了?是不是心里还有什么顾忌?”

我不禁在心里叹息:他真的是太聪明了,也太敏感了。

作者题外话:

今天《小男人的绯色崛起:非常女上司》

才华横溢的昔日小老板易克到星海传媒集团打工,孰料女上司竟是被他非礼过的绝色美女秋桐

在重新崛起的奋斗过程中,面对一个个老谋深算的对手,易克身不由己卷入残酷情的官场职场博弈和厮杀,同时又情不自禁和女上司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现实和虚幻的交集

一部沉浮于色权欲之间的百味人生,一幕体味人性真善美的情感大戏。

阅读办法:直接搜索《非常女上司》,或记下书号177671,然后任意打开一本书的连接,把地址栏的数字替换成177671即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 138看最新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