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秘密通往巴库之路(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恩泽利的地势可以说和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差不多,都是一处与外部水体通过狭长浅水水道连接的泻湖,通过两条沙洲岬角把一部分浅水泻湖与里海隔离开来。俄国人当年就是因为中恩泽的淡水泻湖地形有利于战舰躲避风浪,所以投入资金物力把这里建设成了一个略具规模的港口城市。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俄国人觉得这里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也就逐步撤走了自己的力量,恩泽利重新回到了伊朗的统治之下——主要是随着海军科技的进步,战舰的吨位和吃水都越来越大,恩泽利泻湖区的码头5~55米的水深显然无法支撑现代战舰的停泊需求。而如果花大价钱疏浚的话,还不如完全重新选址建造新港。

97年为止,恩泽利港只有不足5万人口,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也没有闲心在这里部署海军。在现在这个时代,顿河-伏尔加河运河还没有建成,苏联人自己都没法做到黑海舰队和里海分舰队的互相支援,伊朗人自然也不会脑残到在里海建造一支内湖舰队了,即使它有这个闲钱。

车队把货卸载在了一处码头,然后又有驳船过来把装货摆渡到恩泽利海岬北面的几个拥有相对深水泊位的小岛上。又经过了一番折腾,这些东西好歹是被运到了最终的目的地。

德国人已经通过渐渐蚕食的方法把周围十几万公顷的土地都从伊朗人手下买了下来,为了掩饰自己的真正目的,他们还在恩泽利和拉什特建了几座投资规模在数百万马克以内的小型机械、化工、冶金企业——反正这次的项目从犹大人身上狠狠地宰了一刀,维勒安暂时还不缺钱。

巴列维王朝的统治者礼萨汗在寻求外部技术援助的路线上本来就倾向于寻求除英国以外的其他欧洲国家的帮助,对于德国人在伊朗投资实业自然也不会多过问。

“上帝啊,我都见了些什么。”瓦尔特少校麾下的几个被允许进入最终场地的军官见远处的情景,差点没惊叫出声。车队中的其他人,在到达恩泽利港的时候就被要求返回了,他们没有机会到这里的这一幕。

在他们面前出现的是一座长度达到200米的船台,船台的一半是陷入到小岛的腹地区域的,显然是有人用了巨量的炸药把这里的山壁炸开,并疏浚了水下的泊位吃水。船台的上方也明显经过了伪装,使得它的地上建筑部分从空中起来不是那么巍峨庞大。

那些被他们作为“水库闸门”运输到这里的几十公分厚的装甲钢,被铺设到了一条已经布设了龙骨的战舰的下层甲板上,大功率的焊机焊弧飞溅。显示出一派狰狞地金属冷酷。

“不要大惊小怪。以后你们都会单独被任命掌管一支秘密运输的车队,今天我通关的手续你们也都清楚了。这里的工作也许会持续两年,也许是三年,没有人会知道究竟是多久,但是可能以后不会有那么大的运输规模。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确保行动的保密性。”

“可是,少校。我想问一下……”一个中尉军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难道……我们是要和俄国人开战了么?在里海这个绝对无法和外界联络的地方,建造如此巨大的战舰,这对于帝国来说会是多大的负担啊,听说帝国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一艘战列舰服役,这……”

“中尉!请注意你的身份,有些事情,不是你该问的,你要做的仅仅是执行命令!我之所以挑中你们,就是因为你们是最坚决执行命令的军官!”

…………

苏联人确实拥有超过400公里作战半径的飞机,可是他们根本不关心里海南岸的空中侦查工作。他们又怎么会想到有人会耗费巨额财富和无力,在里海这么一处内湖建造足以秒杀他们的里海分舰队的战舰呢?不光是苏联人,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如此认为。更何况里海沿岸的国家除了苏联以外就只有一个孱弱不堪的伊朗了。

在顿河-伏尔加河运河建成之前,在里海建造的任何大型战舰都是浪费钱财,所以苏联人自己的里海分舰队最强大的旗舰也只不过是一艘浅吃水的老式轻巡洋舰。

可是维勒安觉得在这里秘密建造战舰是非常值得的。因为从恩泽利出发向北航行,只要00多公里就可以到达苏联的血液命脉——阿塞拜疆的巴库油田,那处产量占全苏联石油总产量75%的超级油田。只要拥有射程超过0公里的舰炮,就可以轻易覆盖这座海港油田城市。

所以,他抽出了相当一部分资源执行了这个疯狂的计划——在恩泽利港外海秘密新建船厂和战舰,在这个全世界人都想不到也不会去关注的地方,执行这个计划。同时利用土耳其两河水利计划作为掩护,掩盖德国人往土、伊边境大规模运输物资的实际去向。

考虑到德国自己的战舰研发力量的紧张,这一型战舰的设计没有使用任何带有明显德国式风格的特点,事实上它们也用不上。原属于奥地利的的里雅斯特船厂和菲亚特公司分别接到了一部分设计指标要求,最后维勒安在综合考虑了各方性能的需要,选择了一种折中的方案。

这两艘船完全是维勒安自掏腰包,不计入z计划,和海军的人也没有关系。维勒安只是向希特勒请示了一下这个计划,在得到首肯后就开始执行了,两艘战舰共计耗资5000万美元。被命名为“的里雅斯特级”战列舰。

这是一款很奇葩的战列舰,战舰舷侧装甲只使用了廉价的20mm的土耳其高铬锰钢,采用了和“俾斯麦级”一样的全面防护只要确保老式的2英寸舰炮在任何部位都无法击穿就可以了。但是主防护区域的水平装甲却厚达50mm,达到了世界第一,并且以穹甲的形式斜插到舷侧装甲的水线面以下。让战舰在吨重的航空炸弹面前都可以岿然不动。鱼雷防护方面,增加了超过60间的防水隔间和内部结构强化,达到了帝国的终极战舰“兴登堡级”的防鱼雷水平。

火力方面,采用了5座4联装的沙恩霍斯特级26英寸主炮,采用了类似于英国人“纳尔逊”和法国人“黎塞留”的炮塔布置方式。炮塔转速极慢,火炮射击死角之大,也是世界战列舰之最。

动力装置使用了最为可靠的重型舰用柴油机,是从“德意志级”装甲舰所使用的柴油机改良而来,最大动力在万马力左右,最快只能把20米长、5万吨排水量的船体推进到2节的航速。为了减小油舱的被甲空间、节约重量,战舰的续航能力只有2000海里。

可以说,这是一级由世界第一的火炮密度、水平、鱼雷装甲防护和世界最渣的航速、续航能力及仅能防御住老式无畏舰主炮的舷侧装甲拼装起来的怪胎战舰。它从940年初被造出来那一天起的使命就是欺负敌人由轻型战舰组成的分舰队,并且在过饱和的航空和岸防火力打击下持续对岸压制炮击的产物。

最后,“的里雅斯特级”战列舰首舰“的里雅斯特号”于940年2月竣工服役,二号舰“因斯布鲁克号”在94年5月下水后也被第一时间投入了战斗。他们在实现对苏南线作战的计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像一块磁铁一样把苏联人的空军力量牵制在南线,不得不跑出自己的控制范围客场作战。也在希特勒拯救伏尔加5万伏尔加德意志人的计划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