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登基 第七十四章 出兵南中(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张松猛的惊起,最终喃喃说道:“太子怎么来的这么快!”

……

张松不知道,阿斗是日夜兼程而来,所以要比预计时间早到达成都。

看着李恢发回来的求救信,阿斗眉头一皱:“怎么五溪蛮族也掺合进来了?”

在阿斗的印象当中,雍、朱和高定造反,并没有五溪蛮族什么事,而且阿斗一直以为五溪蛮族是站在蜀国这一边的,夷陵之战的时候,五溪蛮王沙摩柯还帮助刘备杀了甘宁。

阿斗仔细想想,才记得当初五溪蛮族之所以去帮刘备,是经过马良的游说的。而当初刘备也说过马家和五溪蛮族的关系非常好,如今不如就让马良去劝说一下五溪蛮族,最后你好能够将他收为己用。想到这,阿斗开口说道:“立刻叫侍中马良过来!”

不久,马良被叫了过来。

马良今年只有三十六岁,长的颇为英俊,只不过马良的眉毛是白色的,颇为显眼。

见过阿斗后,马良开口问道:“太子殿下叫在下来,可是为了五溪蛮族之事?”

阿斗点了点头,人言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果然没错,没想到马良已经猜出了自己交他来的用意。

阿斗点了点头,开口问道:“马大人,听闻你与五溪蛮族交情颇厚,我想让你去劝说五溪蛮族,不知道你可有把握?”

“太子殿下放心,我明日便启程前往五溪,去找五溪蛮王沙摩柯,劝其退兵。”马良开口说道。

“那么此事就烦劳马大人了。不过仅仅退兵是不行的。你去告诉沙摩柯,只要他肯投降于我,便封他为前将军,准其将五溪蛮民迁到我益州居住。”阿斗开口说道。

马良白眉一翘,心中暗道,这回太子殿下的本钱下的可够大的。所谓前将军不过是个虚衔,倒是无所谓,可是将五溪蛮民迁徙到益州,这对于沙摩柯来说可是一块大馅饼。

一直以来,中原人都看不起蛮族这些所谓的化外之民,而蛮族人因为缺少技术,生产力低下,多数是处于荒蛮时期的状态,生活水平极低。对于这些蛮族人来说,能像汉族那样过上农耕的生活,不必遭受野兽的袭扰,已经是这辈子最大的追求了。

可是汉人却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肯接受这些蛮族人。中国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是在南北朝时期,所以三国时代时候的汉人,内心当中是无法接受这些所谓的化外之民的,特别是对于蛮族和山越,汉人心中始终是对他们带着一丝的鄙视和不屑。而如今,阿斗开金口愿意接受这些蛮民,这对于五溪蛮族来说,可谓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

马良走后,李严立刻奏道:“太子殿下,如今雍、朱褒和高定谋反,聚众十几万,李恢大人困守朱提,恐怕坚持不了多久,朱提是我成都南方之门户,决不可失,臣以为应当立刻派兵前往朱提支援李恢大人。”

“说的不错。李大人,如今咱们成都还有多少粮草?”阿斗话音一转,开口问道。

李严想了想,开口道:“陛下此次北伐,从成都带走了不少的粮草,不过如今成都粮仓十有四五成还是满的。”

“可能支撑我十万大军南征孟获?”

“太子殿下要南征孟获?”孟达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问道。

“不错,如今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发兵南蛮,解决掉孟获这个后顾之忧。”阿斗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成都城中只有三万人,就算加上朱提的郡兵,也不过四万余而已。而且雍、朱和高定手中还有十几万人。南蛮恐怕也不下十万之众,我们如何打得过?太子殿下千万要三思啊!”。

“李大人说的没错,如此算起来我们的确只有十万人

只需招降了高定的叛军,我们不就有兵马了么。”道。

张松是个聪明人,听阿斗这么说,立刻问道:“太子殿下是不是已有定计?”

“如今雍、朱和高定的叛军看起来势大,但是三人之间却始终无法互相信任,所以咱们只需要使用离间之计,分化三人,这叛军必然不攻自破,若是操作得当的话,说不定还能够诈降这些叛军为我所用。”

张松点了点头,阿斗书窦娥非常有道理。特别是那高定,本是越~=夷王,与雍和朱没有什么太深的交往。只要能够对高定许以重利,说定真的能够将高定给争取过来。

不过张松还是开口说道:“如此说来,雍等乱臣贼子难成气候,只不过这南蛮之地道路闭塞,地形复杂,加之多毒虫蛇蚁,难以行军。而南方乃是不毛之地,这瘴疫之乡,取之兵没有多大的意义,南征孟获之事事关重大,臣以为此事当从从长计议,切莫太过着急。”

听张松这意思,不支持南征孟获的。

“太尉大人,所谓上兵伐谋,次南征孟获,我不准备带领太多了兵马,四五万人足矣。不过此战并不是为了剿灭孟获,这南蛮自持山高地远,久不服王化,今日破,明日复叛,所以此战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阿斗解释道。

“攻心?”张松眼一翘,马上理解了阿斗的想法,随后张松脸上挂起了一丝欣慰和兴奋。

此时张松已经完全明白,阿斗是算借着这个机会让南蛮心服,一劳永逸的解决南蛮的问题。

若是一般人有这个打,张松可能会觉得不屑,但是阿斗却不一样,想想阿斗往日那骄人的战绩,张松并不认为阿斗是在说大话。阿斗既然敢这么说,必然不是无的放矢。

张与李严对视了一眼,此时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的期待。

按理说,今刘备正在北伐,而阿斗趁着这个时侯南征的话,绝对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蜀军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不过如果仅仅是四五万兵马,凭着成都的粮草,还是能够供应的起的。

阿斗已经创造过很多次的奇迹了,此时无论是张松还是李严,都期待着阿斗能够创造另一个奇迹。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下已老用意的解决南蛮。

……

虽然刘备出征带走了主要的几个大将,但是成都城中依然不缺乏厉害的武将。

阿斗带着三万大军支援朱提李恢。同时随军前往的还有关索、关兴、张苞、向宠、黄权、马禝、傅彤等人,同时阿斗命李严负责粮草方面的调配。

这三万人马都是蜀中的精兵。当初刘备北伐的时候特意留给阿斗的。让阿斗可以处理一些紧急的情况,哪怕是有敌人突袭到成都城下,三万人依然可以防守上年许,如今恰好用来南征孟获。

……

朱提。

最先到达朱提的是朱褒本部的两万人。

朱褒到达朱提以后,并没有急切的发起进攻,而是继续的等待下去,毕竟如今李恢手下的郡兵也有一万余,凭着自己两万人,强攻是不划算的。

几日后,高定也来到了朱提。

高定身为越~=夷王,手下士兵众多,如今高定带了足足有七万多人来攻朱提。这七万人多是越~=夷人,所以装备和训练水平并不算高。不管善在这些夷人从小都生活在荒蛮之地,习惯了好勇斗狠,虽然装备一般,但绝对不可小视。

雍从永昌发兵,距离朱提最远所以最后一个到达。

永昌是南中面积最大的郡,但是人口一大半都是蛮族人,这些蛮族人平日里只听孟获的话,雍是无法调动的,所以如今雍只带了五万人前来。

不过雍这五万人全都是经过一些训练的,雍家能够立足于永昌,靠的也是手下这五万人马。虽然这五万人装备也够齐全,但是在这南中,也算是一股强大的战力。

沙摩柯三万五溪蛮军最后一个到达。这沙摩柯是朱请来的,朱是太守,而紧邻五溪,所以朱才能请的动沙摩柯。

说起来沙摩柯到达的时间比预计的晚了一些,而且沙摩柯身边还带着一个汉族的文士,据说是沙摩柯新请到的汉族军师,很有才华。不过这个汉族军师的长相倒是有些古怪,那就是这人没有眉毛。

沙摩柯到达朱提的时候,雍等人已经进行了数次进攻了,但是都被李恢艰难的挡住了。

正如阿斗所说,雍等人并不团结。三人聚在一起,自然会想着选一个人作为盟主,就好像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一样,选袁绍为盟主。

三人当中,高定手中的人马最多,实力最强,自然想当这个盟主;而雍以为这次起事是自己倡导的,所以应该让自己作为盟主。雍与朱两人是好友,而且两人和高定都不熟悉,所以朱褒自然会帮着雍。

这样一来,这比例就是二比一了,高定落了下风,不过高定身为越~=夷王,一方霸主,哪里会屈居人下,而且高定七万人,雍和朱两人加起来也就是七万人,和高定一样多,所以高定认为自己的话语权应该和雍朱两人加起来一样。

几人争执不下,最后不得不各自退让一步,谁都不要当这盟主了。

而后,三人又商量了半天,决定三人分成两批攻城,高定攻一天,雍和朱攻一天,交替而来。

不过三人各怀鬼胎,都想着保留自己的实力,让别人去消耗,所以真正攻城的时候,谁都没有尽力。结果三人攻了一个多月,连登上城头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而城内李恢听从王伉的计策,趁着夜晚进行了一次突袭,反而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斩首数千人,得胜回城。

就在这种情况下,沙摩柯到达了朱提。

———————

本章六千多字,明天继续上六千字章节,向各位求几张月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