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4|5.21|家(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相宜直起身子来望了一眼骆相钰,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带着一丝不屑,她虽然现在只有六岁,可她的心早就不是六岁了,若还在为这砚台的事情跟骆相钰斤斤计较,那未免也会失了自己的格调。

“翠芝,我们去老夫人那边走走。”相宜大步朝前边走了去,翠芝会错了意,高兴的点了点头:“就是就是,姑娘可得去告诉老夫人,这砚台摔坏了还得去新买一个才是。”

这话听在骆相钰耳朵里,无疑便理解为相宜会向骆老夫人告状,她踏上前一步,小小的胳膊伸了出来:“骆相宜,你想去祖母那边告状?”

相宜瞥了她一眼,气定神闲道:“请莫要自视甚高,你还不值得我计较。”

骆相钰迷惑的看了看相宜:“我才不信!”

“信不信由你!”相宜拨开骆相钰的手,继续往前边走,每日里头骆相钰总要寻了事情来跟她吵闹,也不知道她有没有觉得厌烦的时候。或许她坐着无聊,总要做点事情来打发时间,所以自己便成了她的靶子。

相宜回想起前世,自己总是与骆相钰争吵,可祖母总是偏心,自己每次都吵不过骆相钰,也没有替她说公道话。等着祖母过世以后,骆府便分了家,大房的内宅是骆大奶奶一手遮天的管着,她更没有半分出头的机会,只能任由着骆相钰羞辱自己,久而久之,她便连争吵的想法都没有了。

今世,一切都会不同。

相宜不慌不忙的走出了院子,她才不要为了一些小事跟骆相钰斤斤计较,养成了那小家子气的性子,走到哪里都是一副穷酸的心性,没有一丝大气。她要学着气度大一些,小事上不计较,大事上不含糊,做一个聪慧可人的女子。

青竹见着相宜过来,脸上也有了一丝笑影儿:“老夫人刚刚回屋子呢,大小姐就过来了。”

现在相宜的待遇似乎有所变化,青竹当然也要跟着骆老夫人的脸色变,以前大小姐被老夫人看成是扫把星,可现在老夫人有意栽培她,自己当然要见风使舵。

相宜微微一笑,完全没有得宠以后的那种傲慢,也没有小心谨慎的卑微,只是挺直了背朝前边走了过去。黄娘子昨日也教了礼仪,她说若是要想显得端庄娴静,走路之间无形中便该有一种气势。

昨晚她关在屋子里练了好久,最开始翠芝还觉得不以为然:“该怎么走路便怎么走路,哪里来这么多讲究。”

相宜没有说话,只是双目直视的往前边走着,步子迈得恰当好处,不紧也不慢,脊背挺得笔直,走起路来很是沉稳,头上那一双蝴蝶簪子的翅膀都没有摇晃半分。翠芝看着相宜反反复复的走着,看到后来不由得也是赞叹:“果然是有些不同的。”

人走路的姿势最能展现一个人的本性,相宜咬紧牙关的苦练着,无论如何,她也要将自己身上那些小家子气给甩掉。

骆老夫人见着相宜走进来,眼睛睁开了一线:“果然是要念书,这才两日,神情气度便大不相同了。”

相宜走上前去,敛眉低头:“祖母安好。”

骆老夫人指了指旁边的座位:“你且坐下,咱们祖孙俩说说话儿。”

那椅子有些高,翠芝想来扶相宜坐下,却被她拒绝了,努力踮脚挨到了椅子边上,这才斜签着身子挪了上去,然后再慢慢调整了下身姿,一双手很自然的放在膝盖上,显得很是规矩。

“宜丫头,黄娘子可是广陵有名的娘子,你可要好好的跟着她学。”骆老夫人比较满意,这孙女看来是个值得培养的,现在行走、坐姿都变了不少,陡然间仿佛从一个小家碧玉转成了大家闺秀一般。

大周注重女子才学,所以族学里头一般都开了女学,不少地方还有专门的女子私塾,请了有才名的娘子授课,有些富贵人家更是专门请了娘子到家里,手把手的教自家的姑娘。相宜低着头坐在那里,心中暗自思量,若是自己能有几分才名流传出去,以后若是被继母逼得狠了,逃出去去做授课的娘子,只怕也能挣口饭吃。

“是,祖母,相宜知道进杨氏族学机会难得,肯定要发奋努力,不会让祖母失望,也不会给咱们骆家丢脸。”相宜恭恭敬敬的回话:“相宜今日过来,是想跟祖母商量一件事情的,不知道祖母许不许可。”

骆老夫人沉默了一下,这大孙女怎么忽然的要求多了起来,早些日子求着进杨氏族学念书,今日又跑过来要商量什么事儿,究竟是谁教她的?骆老夫人将手里的佛珠捻了捻,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来:“你且将这事情说说看。”

“祖母,母亲故去六年了,可相宜却还没去外祖家看望过外祖父,这于情理来说似乎有些不合。”相宜抬起头来望着骆老夫人,眼中有一种殷殷的盼望之色:“我昨日听着黄娘子讲孝道,忽然觉得自己也该替过世的母亲向外祖父尽孝,所以想请祖母准许我上元那日去华阳看望外祖父。”

相宜考虑了很久,觉得她还是有必要去华阳走一走,外祖母虽然没在世上,可她的贴身妈妈应该还在,说不定能问到些什么来。刘妈妈说了,当年替外祖母管着箱笼的,是一位姓李的妈妈,人十分和善,对母亲也很好,只要这位李妈妈还在世上,肯定会将母亲当年的嫁妆告诉自己。

骆老夫人的脸色渐渐严峻了起来,她轻轻的咳了一声,接过青萝递上来的茶盏,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这才缓缓说道:“宜丫头,你外祖父续了弦,有后祖母便有后祖父,只怕你外祖父早就将你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听说你那个大舅舅不是个好的,我怕你去了华阳会被他打上主意,还是呆在府里头罢。”

第二十六章族学巧遇贴心人

屋子里头有些暗,外边落日的余晖早已不见,只有一点点青莲色的影子。青萝将灯点亮,暗黄色的灯光将骆老夫人的脸照得有些蜡黄,就如庙里那些重彩泥金的木雕一般。

她的嘴唇紧紧的抿着,脸上有一种不容否定的坚持。

在骆府,她的话就是圣旨一般的存在,即便是骆大老爷,也只能恭恭敬敬的听着,不得半句反驳。

相宜的心沉了沉,她望着骆老夫人那张脸,实在有些心焦,为何祖母要阻挠自己去华阳,难道只是因为这些原因?外祖父娶了填房,大舅舅不是个好的,这些都不该是不让她去华阳的理由。

“怎么了,宜丫头,你为何有些闷闷不乐?”骆老夫人忽然笑了起来,眼神中全是慈爱:“从广陵到华阳,路上差不多要走两日,你年纪尚小,一路颠簸又怎受得了?等着你年纪大些,到了十岁,也就可以去外祖父家认认门了。”

“多谢祖母挂怀。”相宜站了起来,朝骆老夫人行了一礼,慢慢的走了出去。

“为何老夫人不让姑娘去华阳呢?”翠芝跟在相宜身后,有几分郁闷:“这么多年了,外孙女儿都不去华阳,这也太不像话了。”

相宜没有出声,慢慢的朝前边走着,前世骆老夫人找这些理由搪塞她,她只是乖乖的听着,也没去多想,可她已经亲历过一世,看尽了人心险恶,机关算计,忽然间觉得骆老夫人这般说很难让她接受。她拉紧了披风慢慢的往前边走着,心里头暗暗的想着,这里头必有蹊跷。

暮色已经有些深了,走廊下的灯笼亮了起来,星星点点的延绵过去,灯光透过大红的轻纱照到了地上,一团团的红晕,灯笼被寒风一吹,不住的旋转起来,那地上的灯影也跟着不住的摇晃起来,影影绰绰,就如银河落到了地上一般。

“翠芝,你认识那李姑姑否?”走到自己院子门口,相宜停住了脚,抬头望了望翠芝,满眼盼望:“你是跟着我母亲从华阳过来的,我外祖家的老人,你总识得罢?”

翠芝点了点头:“自然识得,奴婢给大奶奶做丫鬟的时候才八岁呢,当时刘妈妈便已经是钱老夫人身边得力的人了,她和气得紧,对我们都很好,有时候去老夫人院子里,她还会塞块芝麻糖给奴婢呢。”

“钱家日子好过,还是骆家日子好过?”相宜掂量了下,想打听下外祖家的财力,若是外祖家跟骆家一般光景,那自己也不需去多想,铺子什么的,可能就没有打发了。

“姑娘,自然是钱家日子好过!”翠芝觑了觑旁边,见着没人,这才低声说道:“那时候大奶奶到了冬日,通身全是苏锦、云锦衣裳呢,我们这些做奴婢的,四时衣裳每年都得六套,骆家……哪里又比得上!若是能由奴婢选,奴婢肯定愿意留到钱家的!只可惜到了十五岁上头,大奶奶要出阁,点陪嫁丫鬟,老夫人见奴婢手脚情勤快,就点了奴婢和其余三个姐妹一道过来。”说到后边,翠芝不由得住了嘴,脸色也不好看起来。

昔日骆大奶奶从华阳过来,带了四个丫鬟:翠芝、翠玲、翠玉、翠花,骆大奶奶过世以后,骆老夫人因着嫌弃相宜是扫把星,恨恨儿道:“扫把星也用得着这么多人服侍不成?留得一个丫鬟就足够。”

除了翠玉爬床做了姨娘,翠玲与翠花都被骆老夫人喊来的人牙子带着走了,也不知道卖去了什么地方,自此再也没在骆家院子里见过她们。

昔日的好姐妹,现在却流云一般,散去便不再相逢,即便还有留在骆家的翠玉,可翠芝却不屑去找她,有时候见了面,两人都不说话,翠玉的脸上似乎有些挂不住,总是匆匆忙忙的走开了。

相宜见着翠芝那伤神的模样,伸手拉住了她的手,轻声道:“翠芝,别难过了,翠玲翠花现在肯定过得很好,可能嫁人生孩子了。”

翠芝笑了笑:“那倒也是,各人都有各人不同的活法,我也不用去担心她们了。”

苏锦、云锦衣裳……相宜捻了捻自己的衣裳角儿,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母亲在钱家过的才真是是大小姐的生活,哪里像自己,穿着这撑不起场面来的棉袄棉裙。

只不过,听着翠芝这般说,华阳钱家虽然式微,可总比骆家要好。骆家不过是一副空架子,大门做那般宽,外边粉饰得光鲜,内里早就显露了衰败的样子了。自己屋子里头糊窗户的纱,有些地方都破了,露出了一点点斑驳的纱影来,她让刘妈妈跟管事妈妈去说过了,可还不见有人来替她换窗纱呢。

走回自己的屋子,天已经全黑了,刘妈妈已经到厨房将晚饭拿了过来,正放在炭火盆子上热着,见相宜回来,赶紧把桌子收拾了出来:“姑娘饿了罢?快些来吃饭,热了一阵子,刚刚好。”

相宜端着饭菜,一边扒拉心中一边暗自想着,祖母不让她去华阳,她便越发想要去问问清楚了,即便自己不去,打发翠芝或是刘妈妈去也行,她们两人都认识李妈妈,只要能找到她,问问清楚便好。

她绝不相信母亲没有带嫁妆,穿得起云锦苏锦的母亲,嫁妆里大毛衣裳都有几箱的母亲,为何死后却只留下几样不值钱的首饰?难道真是被周妈妈与那两房陪房弄走了?即便是被弄走了,那也该能清出些东西来。

正月十四那日,黄娘子授课的时候说的是《孝经》,女学里有十来个学生,个个听得认认真真,当黄娘子问及如何行孝,大家都答得很是踊跃,唯独有相宜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

黄娘子觉得有几分惊奇,素日里骆大小姐听得认真,答得也踊跃,不知为何今日却没精打采。她笑着望了相宜一眼:放软了几分声音:“骆大小姐,你来说说看?”

相宜缓缓的站了起来,心中一酸,眼中尽是泪水,她也不知道为何,竟然莫名其妙念出了一句话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黄娘子吃惊的看了相宜一眼,猛然站了起来,走到相宜面前,见她眼中盈盈有光,轻轻将手放到她肩上:“骆大小姐,令慈不在了?请恕我不知,触及你的伤心事。”

这句话不说还好,一说却越发让相宜伤心,前世所受的种种折磨都一一浮现在眼前。都说没娘的孩子是根草,她却是比草还不如。身为广陵骆家的大小姐,任凭继母欺辱着,全城皆知骆家有个发桃花癫的大小姐,满脸麻子长短腿。

继母不仅破坏她的名声,还蓄意破坏了她与嘉懋的亲事。虽说自己不能嫁与嘉懋,不仅仅只是因为继母在里边作梗,还有不少别的因素,可相宜却执着的认为,若不是继母自小便将她往死里整,将她养成一副小家子气的模样,或许容大奶奶也会点头答应这门亲事。

都是因为母亲没有在,她前世过得这般辛苦,而这一世,要想不重蹈前世的覆辙,她必须步步留神,唯恐行差踏错,这骆府里全是鬼影憧憧,她得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来面对一切。

相宜越想心里越难受,那堵得慌的感觉让她痛哭了起来,书房里十几个女学生见着相宜哭得厉害,有知道相宜身世的,陪着她掉了几滴眼泪,瞬间这屋子里头气氛就压抑了不少,没有刚刚那般欢快。

“骆大小姐。”黄娘子的声音温柔却不失坚定:“失去了母亲自然是伤心之事,可并不是失去母亲的人都是这般凄苦,这世上还有不少美好的事情等着你,且莫要这般伤心。”她拿出一块帕子来,替相宜擦了擦眼睛:“我也自幼失去了母亲,家中继母多方为难于我,但我依旧还是走出来了。”她微微一笑:“你瞧瞧我,虽然说只是在杨氏族学谋了西席之位,但我自己却已经心满意足,自己的饭米自己挣,不用在家中伺候男人看他脸色,这难道不是最最好的生活?”

相宜抬起脸来怔怔的望着黄娘子:“娘子也跟我一样,幼年辛苦?”

黄娘子点了点头:“不错,我那时候的日子,恐怕你无法想象得到。你现在至少是骆府的大小姐,锦衣玉食,还有丫鬟婆子伺候着,我那时候受的苦,不是一句话能说尽的。”按在相宜肩膀上的手压得重了几分:“骆大小姐,若是你信得过我,那以后心中有什么苦处都可以找我来说,我虽然没有什么能力,可是或者还能给你出些主意。”

相宜轻轻点头,半弯腰行了一礼:“多谢娘子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