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历史的轮回(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看到头一次出现在马赛港的龙旗舰队,岸上看热闹的法国人中弥漫着一种欢快热烈的情绪。其中有几个人忍耐不住了,他们等不及中**舰入港就跳进了一只小艇迎在驶去,那只小艇在中**舰旁边经过时,上面的法国人向着船上的中国人大声的欢呼起来。

中**舰上的一个身穿中国锦绣官服的青年看见了这些热情的法国人,向他们摆了摆手。他是一个身材瘦长的青年,年龄约莫有二十几岁左右的样子,有着一双黑se的眼睛和一头乌黑的头发;他的外表给人一种极其镇定和坚毅的感觉,那种镇定和坚毅的气质是只有从小就经过大风大浪,艰难险阻的人才具有的。

听到欢呼声之后,另一个穿着差不多的中国官服的中年人走出舱来,看到向中**舰欢呼招手的法国民众,先是一愣,接着便也和那个青年人一样,向法国人摆了摆手。

“想不到我大清师船,也有驻泊西国港口的一天。”那个中年人——也就是大清赴法专使副使洪钧笑着对林义哲说道,“消息传回去,也是扬眉吐气的快事。”

林义哲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他懒得和洪钧解释,其实根据那些所谓的“不平等条约”里面的规定:外**舰可以在中国任何一个通商口岸停泊,只是中国人从来就不知道,也不懂得他们也有这样的权利!

现在“威远”舰和“伏波”舰这一次能够驻泊于马赛港,其实是中国海军舰船再平常不过的权利。

既然国内的清流们那么愿意把这件事看成“扬国威”的光彩事,那就让他们这么看好了。

“威远”舰和“伏波”舰先后驶入马赛港内,港内刚好有多艘外**舰停泊,看到中**舰到来,外**舰纷纷鸣礼炮致敬,中**舰鸣礼炮回礼,一时间马赛港内礼炮轰鸣,加以围观人众的阵阵欢呼,好不热闹。

互相致礼完毕,“威远”舰和“伏波”舰靠岸,法国外交部和海军部的官员早早迎候在了那里,当中国使团出现时,周围的群众再次发出了欢呼声。

马赛作为法国在地中海最大的商港,接待过来自五湖四海的水手。然而这一次到来的“威远”和“伏波”的中国使团队伍却引起了本地人格外的好奇心。

人们看到带队的中国海军军官一身中式对襟的丝绸官服,但袖口上却按照西方规矩饰有数量不等的金边以示级别。中国水兵们则头裹包头巾,腰扎宽带,衣袖上却佩戴带着类似西方海军的衣花。匠役的标识更是让西方人感叹东方人的智慧,管油的画个油壶,升火的画把铁铲,铁匠带着铁砧。使团的文官则一身灿烂的绸袍顶戴。而且无论官兵,每个人背后都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

这样“奇装异服”的队伍,想不引人注目也难。

《每ri新闻报》的报道者对全体中**官在前往市政厅时投递大红拜帖的行动津津乐道,而在中国人看来再寻常不过的折扇也成了讨论的对象,“对法国人来说军人使用折扇实在是太奇怪了,而一些中**官要么没有意识到这种效果,要么对此毫不在乎。他们悠闲地使用折扇,堪比上流社会的淑女”。这位法国记者显然不懂什么叫“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风度。

在马赛逗留了仅仅三天,使中国使团对马赛这座城市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一个消息的的传来却给使团带来了一丝悲伤的气氛。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