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花朝(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许碧的妊娠反应有点强烈。不知是不是因为第一次呕吐是被那个马匪身上的油腻味儿引起的, 她这些日子是半点儿荤腥都不能见,就连点心里的猪油都不行, 真是要过和尚的日子了。

“大奶奶,厨下新蒸的糯米山药糕。”知雨端了一碟新点心进来,有点发愁地劝,“您就歇歇吧, 这个什么什么商的计划,先放放吧。朝廷那边都不肯下旨呢, 您这——”这忙活有啥用啊?

知雨是真发愁。许碧这才诊出有孕不到一个月呢, 眼看着下巴就尖了。这有孕在身,本来就是一个人吃两个人用, 偏偏许碧半点荤腥都沾不得,这怎么行呢?偏她还要做什么, 什么港口招商计划,还时常要跟那陆商人家的太太见面, 知雨总觉得,这实在是太费神了, 怎么能撑得住呢?

再说了, 这计划做出来有啥用啊?她可是听九炼说了, 朝廷开印之后, 就为这港口的事儿可吵得厉害呢, 说是要花很多银子,是肯定不会开的。而且还要趁机削减西北的军饷,还有江浙那边建水师的银子也要削减, 这可都是对沈家不利的事儿。既然如此,大奶奶何必还要做这个什么计划呢?

“拿来我尝尝。”许碧其实也很烦恼啊。不吃,肚子饿,吃吧,又吃不下。偏偏这会儿刚开春,水果什么的都没多少,五炼现在都不跟着沈云殊了,每天就是变着法儿的去淘弄些新鲜吃食来给她。家里的厨房就更不必说了,厨娘恨不得使出十八般武艺,各种素菜素点心轮换着做,灶上的火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不带熄的。

就这么着,她还是吃不了多少,别看肚子饿,吃食端到面前又觉得索然无味了,硬塞下去,胃里又会想要造反。做做港口招商计划,其实是转移一下注意力,尽量忽略那种想吐的感觉,好把吃下去的东西保留在胃里。

糯米山药糕做得很小巧,雪白的糕面上还点缀着鲜红的蜜饯山楂粒,看着真是十分诱人。厨娘的手艺也很好,山药那种涩味儿被适当的糖遮掩了,吃起来又甜又香。

不过许碧也只吃了两块就放下了。知雨愁得要命:“大奶奶以前最爱吃这个了,再吃两块吧?”

那是许二姑娘最爱吃啊……许碧只能叹口气:“也不知怎么的,不想吃了。”许二姑娘爱吃山药糕,爱吃鸭肉粥,但她都不喜欢啊。幸好大家都知道孕中妇人口味多变,她现在说不爱吃,倒是没有人会多想。

知雨确实没多想,她只是发愁许碧吃不下东西:“那大奶奶想吃点什么呢?”

“唔——酸豆角米粉吧……”吃点酸的,还能开开胃。

门外的芸草立刻拔腿去厨房传话了。许碧把山药糕碟子推开:“你们吃了吧。”

知雨直叹气:“这几天,奴婢们倒都胖了……”厨房做出来的东西,大半倒是进了她们的肚子。

“等出了三个月就好了。”孕吐这种事无药可治,只能顺其自然。

“那大奶奶也别做了——”知雨眼看她又拿起那什么计划书,忍不住要拦,“多养养精神才好。何况做这个,究竟有什么用啊?”

许碧笑笑:“自然有用的。”如果用招商引资的方法,江浙那边的港口根本用不了户部说的那么多银子,尤其把工程分期,一期工程所需的资金连户部计划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一旦港口开始发挥作用,赚了钱,还愁没有人捧着银子来进行二期三期的投资吗?到时候,朝堂上那些人,还有什么理由拦着开建港口,并且削减军备?

知雨听不懂,但大奶奶做这个是为了帮大爷,这个她能明白,只得闭了嘴。

“大奶奶——”琉璃在外屋喊了一声,探进头来,一脸兴奋,“宫里来人了!”

“宫里?”许碧莫名其妙,“哪个宫里?”

“说是长春宫,贤妃娘娘派来的人,请大奶奶进宫的。”上回皇后娘娘派人来颁赏,这回贤妃娘娘又派人来请大奶奶进宫,可见大奶奶在宫里多有面子啊!

琉璃说是请,其实按长春宫来的内侍那个意思,应该是叫做宣。虽然说得很客气,但其实还是宣召的意思。

“贤妃娘娘生辰,恰逢花朝节,请了几位诰命进宫小坐,咱家是来给沈宜人传话的。”长春宫这个内侍说起话来也是笑眯眯的,可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子不容推辞的意思。

“有劳大监了。”许碧沉吟一下,示意知雨递个荷包,又问了一句,“不知娘娘还传召了哪几位诰命?”

内侍捏了捏荷包,脸上的笑容就真实了一点:“其实多数还是承恩侯府的人。不过贤妃娘娘听梅姑娘说,上元节是沈宜人识破了那伙马匪,又立大功,所以特地叫咱家来请宜人进宫呢。”

又是梅若婳?许碧不动声色地点点头,让人送了这内侍出去,眉头就不禁皱了起来。这梅若婳是什么意思?什么事都跑到宫里去说。梅贤妃也是,就为了听这几句闲话,就要召她进宫,进宫做什么?给她讲侦破故事吗?

然而梅贤妃的生辰,说起来请她一个外命妇还是给面子呢,不去又不行。许碧想了想,叫过知雨:“你往梅家跑一趟,跟梅太太说,贤妃娘娘宣召,我有些惶恐,特特地请问一下梅姑娘,跟贤妃娘娘是怎么说的。免得到时娘娘问起,我有什么答对不周之处,不但惹娘娘不快,恐怕还会让娘娘误会梅姑娘言语不实。去瞧着,捡梅大儒在家的时候去。”

这个,知雨倒是一下子就领会了:“大奶奶是觉得,这梅家姑娘在弄鬼?”

许碧叹了口气:“说起来她不该才是。又或者她只是一时好玩说漏了嘴,甚至是只想在贤妃面前为我表功,但这样动不动的就宣我进宫,对咱家也不是什么好事。”尤其她现在怀孕了,更得小心。

梅大儒是天色将黑的时候才到了家,他才进门,就听说沈家来人了。来的既是个丫鬟,自是去见梅太太的,不过因是沈家人,梅大儒还是问了一句:“沈家来人做什么?”

梅太太犹豫了一下:“也没什么,不过是贤妃娘娘生辰,也邀了沈家大奶奶入宫。”

只是她这一犹豫,梅大儒就已经发觉了不对:“沈少夫人入宫,为何要叫人先来咱们家?”

梅太太支吾了两声,只得说了实话。她本不是个会说谎的,更何况在丈夫面前,她总是有些不敢乱说话,但还是给女儿解释了两句:“……婳儿也是觉得沈大奶奶有本事,才在贤妃娘娘面前提了提,谁知贤妃娘娘就想见见沈大奶奶……”

梅大儒眉头就皱了起来:“把婳儿叫来。”事情绝不像是妻子说的这么简单。沈大奶奶上回就已经被皇后召进宫一次了,梅贤妃又不是没见过她,哪里还为这种事专门再见见?再说了,沈大奶奶两次被宣召入宫,两次都是梅若婳的原因,人家现在叫人登门,其实就是在委婉地表达不满了。

梅若婳听说沈家来人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准备了,被父亲一问,就露出一点委屈:“女儿是觉得,这桩案子多亏了沈大奶奶才能告破,可是外头都没人提起——”

“胡闹!”梅大儒一拂袖子,“沈少夫人若想因此扬名,难道沈家人自己不会去说?如何要你多嘴?”何况一个妇人,因为闻到马匪身上的油腻味儿而觉得不对,这种话说出去,正派的人听了当然只会夸赞她细心,可若是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听了,还不知要说出些什么话来。沈家小厮在顺天府衙门半句不提自家大奶奶的功劳,必也是因为这个。

梅太太忍不住为女儿辩护:“婳儿也是好心……”

“便是好心,反办了坏事,也算不得好心了。”梅大儒沉声道,“你说话之前,可想过沈少夫人愿不愿扬这名气?上次你自作主张,请皇后娘娘赏赐沈家,又宣沈少夫人进宫,就已是不妥。明明已经告诫过你,如何这次又在贤妃娘娘面前多嘴?谁教你如此妄言妄语的?”

梅若婳咬着嘴唇,眼圈一红:“女儿也只是提了一句,是贤妃娘娘执意要邀沈大奶奶——”

“你还要强辩!”梅大儒最恨儿女们做错了事还不肯承认,“若不是你多嘴,贤妃娘娘如何会宣沈少夫人进宫?”梅贤妃生辰,请的不是自己家人,就是她入宫前的闺中密友,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没沈家什么事。

而且梅大儒在江浙教授那大半年的倭语,有些事情便是不深究,他也能品出些滋味来。沈家与袁家有仇,宫里有袁太后有袁昭仪,沈少夫人当然不愿意进宫。若真是想进宫,凭沈家与皇帝的关系,还用得着梅若婳从中牵线不成?

梅太太看女儿泪光盈盈的样子忍不住心疼:“老爷何必发这么大的脾气——”

“都是被你宠坏了!”梅大儒满心不悦。他带着两个大儿子出外游历,回来却发现留在家中的一双小儿女颇多毛病。小儿子恃才傲物,张扬不留余地;小女儿更是屡犯口舌,且教之不改。更糟糕的是,这一对小儿女,竟丝毫不觉自己有错!

梅太太不由得也委屈起来。幼子十五岁就中了解元,整个京城都在夸赞。女儿也是极得皇后娘娘喜欢,时常被召进宫说话的。这样的儿女,换了谁家不是欢天喜地,怎的到了丈夫嘴里,就成了被宠坏了,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

梅大儒沉声道:“自从上次召了沈少夫人入宫之后,皇后娘娘可曾再宣婳儿入宫?”

梅太太道:“年下,娘娘忙呢……”虽这么说,心下却也不禁算了算,立时便发现,自从那次之后,皇后还真不曾再单独宣过梅若婳入宫陪她说话。便有入宫,也是年节之时宣召外命妇一起的,跟之前皇后时常宣召比一比,确实差距颇大。

“难不成,难不成是沈大奶奶在皇后面前说了什么?”

梅大儒脸色更沉了:“难怪你把辰儿和婳儿都教导成这般模样……”出了什么事,立刻先疑心别人,却不知检讨自己,“告诉你,那是皇后娘娘嫌婳儿多嘴不知分寸!此次之后,只怕娘娘再也不会宣召她入宫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