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摊牌(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钦差的棺木到杭州的时候, 沈家父子也跟着回来了。

不单是沈大将军,连袁翦也回来了, 整个江浙都有点战战兢兢,毕竟钦差是从他们这里出去的,虽然是死在了福建,但朝廷那里肯定也要责问:为什么钦差出行的时候不好生派人保护?

其实这挺冤的, 就像沈夫人说的:“钦差是微服,都不曾说要去哪里, 如何保护呢?”

的确, 司俨等人是悄没声走的,还装成了商人, 这怎么保护?派军士去,岂不就穿帮了吗?

沈大将军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 钦差遇害,本地官员总也逃不了罪责。首罪当然是福建那边, 估摸着福建的知府和守备都要被问罪了。”一个政方,一个军方, 不问他们的罪问谁的呢?虽然那两个可能更冤枉一点, 连钦差到了他们辖下都不知道呢。

沈夫人不关心福建知府, 她关心自家人:“老爷呢?还有董家那边, 可会有事?”

“我倒还好。”沈大将军毕竟是新到江浙的, 袁翦防着他们父子,不叫他们领太多兵,这会儿有什么责任自然也扣不到他们头上, 袁翦才是第一负责人呢。

“董大人也还好。”当然免不了要被朝廷一同斥责,但杭州府毕竟离着沿海还远一点儿呢,海匪的事儿也问不到他头上来,所以问题不大。不过明年就该,这一次江浙与福建两省的官员考评都休想评到上等,大家不丢官就是万幸,三年之内是别想再升迁了。

沈夫人闻言才放了心。董知府这官儿也不算小了,杭州又是个好地方,就是再升迁也未见得就能比这里更强,能在原职再留三年也很不错。再说沈家还不知要在江浙呆多久呢,若是亲家一下子又去了别处,倒是不方便了。

既是自家人都没事,沈夫人便对外头的事儿不怎么上心了,转而嘘寒问暖起来:“这天气眼看着冷了,海边风又硬,衣裳可够暖?大郎这一路回来也累了,快回去歇着罢。”把众人都打发走了,便叫人备热水给沈大将军洗漱,一边又叫摆饭。

沈大将军方才在屋里,把众人都看过了,见个个脸色都不错,可见家中无事,便也放了心,便问起沈云安定亲的事儿:“怕是要先缓一缓,总要等朝廷的旨意下来再说。也不要大办了……”刚死了钦差,这里就大张旗鼓地下聘定亲,岂不是扎眼?

沈夫人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心里憋屈。儿子一辈子也就这么一回喜事,却偏赶上这事儿!当初还暗暗讥笑沈云殊的喜事办得仓促,六礼都不曾走;如今看来,自家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六礼虽能走,却也要小心翼翼,倒好似是偷来的亲事一般。

“等他们成亲的时候再办得热闹些便是。”沈大将军也是见过董藏月的。虽然董知府油滑了些,但女儿是归母亲教养,董夫人为人端方,教导出来的女儿也不会歪了。再者沈云安中了秀才又定亲事,这本是双喜临门的好事,却因为钦差出事都不敢再提,沈大将军也觉得有些惋惜。

沈夫人总觉他偏心,其实两个都是儿子,他岂有不疼爱的?可沈云安被沈夫人养得娇气,根本在军营里呆不住,让他大为失望——倒不是说一定要子承父志,但只呆了几个月就熬不住也就不罢了,连对他直说的勇气都没有,还要母子二人串通起来作戏骗他,明明是吃不得苦,还要赚个孝顺的名声……

弃武习文没什么。练武固然辛苦,读书也不是什么轻省事;且国家若承平,文官比武将更有前程。可这怕苦畏难还要弄虚作假,沈大将军就十分不悦了。幸而之后沈云安没再做出类似的事来,读书也还用功,当初的恼怒就渐渐淡了。到底是自己的儿子,能中秀才,沈大将军自然也是极高兴的。

“这些日子梅家两位公子都住在府里,安儿可有向他们请教?”沈大将军在营里见过梅汝清,对他的学问十分推崇,一回来就问起这个,“梅家人的学问不单是读书,更是颇知世事疾苦,安儿多向他们请教,大有裨益!”想也知道沈夫人是舍不得沈云安出去游历的,那就向游历过的人多请教请教,也能得许多好处。

一提到这个,沈夫人脸上的笑容就有些淡,含糊地道:“自是常去的,只是梅家两位公子还要出门会友,且他们都是举人,安儿只是个秀才,也有些谈不来……”

“正因梅家公子是中过秋闱的,才叫安儿多去请教。”沈大将军皱起眉头,“安儿只是个秀才,自然是不能跟他们谈诗论文,难不成他日后进了书院,也要跟先生谈得来才肯学习?”

沈夫人原是想轻轻地告梅家兄弟一状,结果却讨了个没趣,只得把话题转开:“安儿也是不敢太打扰了……说起来为,大郎既回来了,倒有件事要跟老爷商议,原说许氏及笄后就给他们圆房的,只如今……”

沈大将军做为公公,听说儿媳妇癸水未至的事儿也实在是有些难堪,沈夫人看他面色不愉,连忙一笔带过,只拿沈云殊的子嗣说事:“上回伤成那样就把人几乎要吓死了,这近来又去剿了一个什么杜家匪帮,听董夫人说个个都是亡命之徒,吓得我整夜都睡不好。不是我说丧气话,大郎年纪原也不小了,想着成了亲就好,许氏年纪却又这般小;好容易等到她及笄,这又……倒不如先纳个人在房里,有了香火才放心……”

战场之上,生死确是常事,沈大将军也并不避讳此事。闻言默然片刻,才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不如挑个丫头搁在他房里……”其实长子的子嗣事儿他也挂心,原是因为前几年西北已经大致平定才没那么操心,谁知道这又来了江浙。虽说上次受伤是假装的,可既要剿匪又要防着袁家人,危险倍增却是真的。儿媳目前看起来倒是不错,并不似在家里时说的那样懦弱上不得台面,可这不能生……

“丫头哪里上得了台面,便是生了又算什么。”沈夫人捎带着就刺了香姨娘一句,只可惜沈大将军没听出来,“我倒是看好玉翘那孩子,性子安分又是表妹,就正经聘个二房如何?老爷也晓得,她的亲事实在难办,若嫁得不好,老爷怕也觉得对不住前头连氏姐姐,如此把人放在自己家里,那就没有不好的了。”

沈大将军皱了皱眉:“玉翘就是不肯做妾才来投奔我们……”

“那如何一样呢!”沈夫人早就准备好了回答,滔滔不绝,“我们大郎是什么样的人……她又跟许氏处得好,岂不正合适么。”

沈大将军有些疑惑地看了看沈夫人:“玉翘她自己当真愿意?”

沈夫人胸有成竹:“老爷若担心,我这就叫人去探探她的口风?”

沈大将军颇有些左右为难。儿媳妇才进门,这还没圆房呢就拿子嗣说事,还要纳二房,怎么听都不像正经人家办的事。

然而真如沈夫人所说,即使圆了房也解决不了问题,而接下来沈家要开始剿匪,或许还要对付倭人。到时候沈云殊必然是冲锋在前,就是沈大将军也不敢说万无一失,倘若真有什么,却没能留下香火……沈大将军都不敢往下想了。

沈夫人看他神色,便知道是被自己说动了。因连氏早逝,沈大将军总觉得她不曾跟自己享到什么福,难免有些愧疚之意,故而对沈云殊也是格外关注。如今一边是沈云殊的子嗣,一边是连氏娘家的侄女儿,不怕沈大将军不动摇。

想到许氏这些日子还带着连玉翘射箭,沈夫人就忍不住想笑,等到连玉翘做了沈云殊的二房,看许氏还能不能跟她姐妹情深。若是连玉翘再有了身孕,那可就真是,有好戏看了!

因为沈云殊回来,今天的射箭课当然就不用上了,连玉翘只在正院里低着头跟沈云殊见了个礼,一出正院就一溜烟地跑了,搞得沈云殊还有点疑惑:“表妹这是怎么了?”见他跟见鬼一样,不是听九炼说她这阵子性情也开朗了些,胆子也大了点么,怎么瞧着仿佛更跟只兔子似的了。

许碧正叫人去准备热水给他洗漱,听了这话不由得深吸了口气:“大少爷先去洗漱更衣吧,一会儿我有话跟你说。”

这几天她想了很久。不管连玉翘究竟有没有做妾的意思,她过不去自己那一关。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入乡随俗,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就不得不低一低头。至于妾这种事儿,想法子把男人的心收到自己这里,让她们做个摆设就是了。

但许碧觉得自己做不到。她喜欢沈云殊,说爱也可以,但正因为爱,她不能忍受共享一个男人。曲线救国她做不到,她很明白自己在这上头并没有足够的忍耐和城府,她愿意把一颗心都捧出来,但前提是对方也要用完整的一颗心来回报。

其实上辈子就有朋友说过,她太直接了,不会迂回,也不肯包容。许碧想这可能就是她相过三十多次亲都没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吧,只是没想到换了个身体,她这本性还是改不了,仍旧还是没法在这种事上包容。

再者,她也不想看着纳进来的那些女子一辈子都做个摆设。这年头生为女子本来就不大容易了,她救不了她们,但也不想算计她们。最终,大概也只能眼不见心不烦吧。

沈云殊看出她神色有异,伸手拉住她的手:“什么话,现在说了就是。”刚回来的时候他看见许碧头上戴着那支月中丹桂的簪子,心里就是一喜,还以为那天晚上的事儿就算是过去了,但看许碧这样子,明显是并没有。

许碧对他笑了笑:“还是先洗漱用饭吧。从福建回来,想必也累了。”何况钦差死了又是大事,必定要格外费心的。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