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这是要断士族根基啊(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此话一出全场懵逼,就连习珍都满脸的不可思议。

推翻察举制改行科举制?

你跟我闹呢?

察举制可是汉武帝确立并实行了三百多年的选官制度,也是大汉唯一的选官制度,早就被大汉士人奉为圭璧,你现在告诉我要将其推翻掉?

开什么玩笑!

还有,科举制是个什么玩意?

众人面面相觑,大厅陷入死一般的沉寂,最后还是年纪最大的白衡率先反应过来,好奇问道:“敢问将军,何为科举制?”

其他人纷纷回神并望向麋龙,是啊,你想实行科举制得先告诉我们科举制是个什么东西不是。

麋龙捏了捏嗓子,组织了下语言说道:“你们是不是常常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时代主角,之所以没有崛起只是缺少一个机会?”

“你们是不是觉得那些被举了孝廉的士族公子都是傻币,自己在他那个位置绝对会比他做的更好?”

“你们是不是觉得自己比不过那些士族子弟不是差在能力而是差在出身,拥有跟士族子弟同样的机会肯定能将那些纨绔甩出十几条街去?”

“哎呀呀,知音呐!”毛生迫不及待的答道:“将军简直说到我心坎里了,那些士族子弟有什么啊,不就有个好爹吗,凭什么把所有位置都霸占喽,凭什么永远占着茅坑不拉屎啊?”

“社稷神器有德者据之,大汉的官场全被这种小人占据,大汉还有未来吗?”

白衡愤恨的说道:“没错,关键这群士族子弟占着位置不干人事,大汉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全是被他们祸祸的。”

两人的发言引起了所有投效士子的共鸣,众人纷纷出言谴责士族堵死上升通道,将寒门士子永远隔绝在官场之外的行为。

看得出来,他们对这种不公怨气很大。

要知道各州郡每年举孝廉的名额是有限的,这些名额士族自己都不够分,自然要将他们这群寒门士子排挤在外了。

寒门士子因为士族的打压而无法做官,久而久之能没怨气吗?

士子们越说越激动,挽袖子的拍桌子的,因意见不合跟同伴激烈争吵的,搞的大厅那叫一个热闹。

见他们吵的脸红脖子粗,似有打起来的架势,麋龙连忙抬手下压道:“停停停,自己人在这吵什么,都听我说。”

众人这才住口,看着他静等下文。

麋龙咳嗽几声清了清嗓子才说道:“察举制的弊端太明显,做官需要人举荐,举荐谁不举荐谁,全看举荐人的心情,被举荐的则因为受了举荐人的恩情,到了官场上难免有所倾向,久而久之大汉朝廷不就成了袁绍曹操等人的手中玩物了吗?”

“科举制就是要解决这个弊端,去掉举荐人这个中间商,让人才与朝廷直接对接。”

“具体操作很简单,由县衙出面,将全县所有志在仕途的士子集中到一起参加考试,考试题目由县衙来出,士子们在县衙提供的场地,以县衙给出的考题写篇文章,再由县衙考官对士子的文章进行打分,以分数定排名。”

“百名士子参加考试,县衙选择成绩最高的十人送往郡城参加第二场考试,再送往州治参加第三场,成绩优异的由州里统一安排送往京城,由陛下亲自主持终极考试。”

“这就是科举制,诸位觉得如何?”

麋龙说完全场震撼,震惊过后再次陷入了激烈的讨论,相互一勾兑,很快弄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白衡兴奋道:“将军,真照这个方法来的话,以后做官是不是就不用找有名望的人举荐了?”

没举荐人是寒门士子最大的短板,那些有资格举荐的哪个不是高高在上,寒门士子别说求他们举荐,连人家的面都见不着啊。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