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卷36章:用沙漠之鹰打怪兽(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大家好!我是黑曜骑士赫里,今天的故事是,是男人就配一把枪。

王矿山对旺财的提议还是蛮感兴趣的,到是要弄成什么样式,他心里还没数。

自从在这里建了煤矿,不仅使十里八乡的人都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有些经商意识的就依靠着煤矿做起了小本生意。有开小卖部的,有开饭店的,有租碟的,也有租书和卖书的。

王矿山在卖书的地方看到一本好几个月前的杂志,在杂志上画着一把手枪的封面,简介上说是沙漠之鹰。“沙漠之鹰”这个名字听同学说过,是一把威力很大的手枪,好像配上一把“沙漠之鹰”是一件挺酷的事情。别看这本杂志已经是好几个月前的,可卖家可是不会让半毛的。付了钱,在吃饭的时候翻了几页,杂志上讲的故事还是挺吸引人的。关于“沙漠之鹰”的介绍是两页纸,王矿山决定回去再看。晚饭是饸饹面,羊肉汤冲面,放上葱花,两元五角一碗应该不是很贵。一碗管饱。

回到宿舍的王矿山躺在床上就不想动了,将杂志举在眼前,细细的看着关于“沙漠之鹰”介绍的文字。

沙漠之鹰发源于一个创意;当时在大口径手枪研究公司,1979年,在马格南研究公司有三个人想要研制出一种发射.357马格南左轮手枪弹的半自动手枪,当时他们的研制计划名称为“马格南之鹰”(MagnumEagle)。这三个人是J.Lindig、J.Skildam和H.Z.Skildam,而马格南研究公司的创办人——B.White负责技术的细节和开发。马格南之鹰的设计目的是作为靶枪和狩猎手枪。第一把原型枪在1981年完成,并在1982年公布,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回响,这种.357马格南口径的半自动手枪巨大的威力和漂亮的外形引起很多射手的极大兴趣。然后,马格南研究公司需要寻找一家大公司来生产这种手枪,不久就找上了IMI。为什么是IMI?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资料。总之,这种手枪在1983年开始以IMI生产的“沙漠之鹰”的形式开始生产和销售,不过直到口径的沙漠之鹰才正正式式出现在美国手枪市场的售货架上。为了追求比.357马格南更大的威力,因此在1987年推出.41马格南型,不久又推出了.44马格南型,在1994年又推出了.50AE口径,而在1998年又推出了不太有前途的.440Cor-Bon口径。

………………………………………………………………………………………。

王矿山看着杂志上彩页,银色的枪身,黑色的手柄,用手比了一个开枪的动作,“应该还不错!”

早上起来的时候,没忘了带上了光盘和杂志。然后出门开始今天的工作。

工作的时间长短完全取决于自己。越有兴趣越不觉得时间长。当然如果时间过于繁忙,也就没空去计算时间了。

王矿山在下班时看周围没人就将手在石头上一按就被拉进了飞船里。在控制室用口令打开了训练室的门,脱下工作服,换上了青黑色的舰长训练服。登上旋梯,走到舰桥看到雷萨和旺财在舰桥,“小兔呢?”王矿山问。

雷萨和旺财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王矿山将杂志翻到有沙漠之鹰图片的那一页和光盘一起递给旺财,“图片上的这把枪能造吗。”

旺财拿了光盘,看了一眼杂志上的照片,“好了,主人。”

“现在就可以弄出来吗?”王矿山问。

“请等一下,主人。”旺财说着将光盘放在一根手指上,光盘自动转了起来,而它用另一个冒着蓝光的手指对着光盘,三张光盘用了半个小时才扫完。

“主人,我们走吧。”旺财将光盘交到王矿山手上。

雷萨,王矿山和旺财回到训练室。在墙角的位置又多出了一个箱子,王矿山开的时候还真没注意到。

旺财打开箱子,里面是上次拿过来的配件。旺财将一个个配件比对,拆卸,组装,焊接,一把沙漠之鹰在旺财手上一个部件一个部件的组装而成。

这把沙漠之鹰和图片上的相比更大,更长,有扳机的形状却是扳不动。

“还是用精神力来控制的吗?”王矿山问。

“是的主人,你需要先佩戴好装备。”旺财说。

王矿山打开自己箱子,将脖环,手套,鞋子和头盔都佩戴好,口令“启动”。

旺财取出能量石将石头与沙漠之鹰扣在一起,这次的光芒既亮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