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天书崖(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天书崖,传说是上天降临智慧的地方,上古也称羽山、邹山、商山或巨越山,乃上古先秦的云梦山之东隅,云梦山最高点就是天书崖,古称金刚灶,海拔一万多米,被鬼谷子布置了禁制,外人看不清高度,不然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要易主了。天书崖被誉为“坐观齐鲁”“俯瞰天下”之巨巅,是三晋文化和齐鲁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鬼谷子隐居的天书崖就是云梦山中的天书崖,原来是一方巨大直立的平台,其上存有字迹清晰、洋洋数万言的天书,据说白天藏在崖壁右上方的藏书阁内,晚上层铺在石崖上,专供有心人阅读。

传说妖界东胜神州花果山中的白猿猴,听说云梦山上有此宝书,通过秘法居然来到了凡人大陆,想来感受一下天书的真谛。那是一天风高月寒的深夜,它攀岩来到天书崖,站在天书崖下一块巨石上面,抬头上望,洋洋一片,一时使它眼花缭乱,抓耳挠腮,无从下手。心想:天书这么大,在这里阅读,劳神费力何时读完,不如把天书带回花果山水帘洞洞府,细心阅读,好不自在,还能孝敬一下齐天大圣。

白猿猴左右环顾,没有发现人迹,于是一个筋斗跃进藏书阁,慌慌张张找了一遍,却不见天书的踪影。挠挠腮帮,定睛四顾,发现天书崖下一眼井水,清莹如镜,一轮明月映在井中,像一个洁白的玉盘,贪玩的白猿,顿生奇心,想捞出水中的月亮玩一玩。把盗书的事却忘得一千二净。于是伸直双臂,纵身一跳,欲去井中捞月。

鬼谷子在水帘洞中闭目打坐,突感心血涌动,掐指一算,忙把孙膑、庞涓叫到跟前说:“花果山上的白猿前来盗取天书。此白猿并非等闲之辈,天书若被它盗走,天下就不会安宁。为了匡世济民,天书不仅不能让其盗走,而且看也不许它看。趁它欲去井中捞月嬉戏,你们多备神墨,泼上天书崖,将真迹匿盖,好好看守。我再施个定身法,将它定在壁上。”

孙庞俩师兄弟,遵照师傅的安排,迅速赶到天书崖,见白猿正向池中跳跃,他们二话没说,手持神墨,一股脑儿泼向天书崖。自此,天书崖上只留下斑斑墨迹,一个字也看不到了。于是就成了无字天书。

时至今日,天书崖上仍然保留着当年的墨迹,而白猿猴却被永远定在天书崖上,始终没有能跳入水中。后人评说:

白猿盗天书似水中捞月,

孙庞泼神墨如釜底抽薪。

这个天书崖从此更被列为鬼谷子一派的禁地,只有王夫人可以上去。天书崖虽被列为禁地,毫无人烟,崖上草药倒是极多,不少更是上了年份的珍品。在天书崖旁边更有一眼鬼谷井,白猿猴要井中捞月的井说的就是这口鬼谷井,乃上古时代鬼谷子在母亲去世后引鬼灵铸就,所以该井灵气十足,故而可以吸引白猿猴。

据说鬼谷子在其母晚年归隐云梦山,一则聚徒讲学,二则孝敬老母。一日,鬼谷子的母亲王霞瑞把鬼谷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娘为你饱受人间疾苦,如今为娘两鬓斑白,风烛残年,娘无他求,我死后,只求你把我葬在九龙聚汇的地方。儿若想娘,就在我墓旁挖一口井,从井水中可以看到为娘的身影。”话刚说完,就谢世归天了。

鬼谷子悲痛不已,眼含热泪在九龙聚汇之处安葬了母亲。为早日再见慈母的尊容,便率弟子在母亲墓旁挖井不止。先用鬼灵布阵,花了毕生积蓄的五块中品灵石,三百六十五块下品灵石压阵,耗费整整三个小周天起阵,然后更花了七七四十九周天固定大阵,接着又花了九九八十一日大周天稳定井眼,最后再花一百零八天方才把井凿成。

大阵初成,云梦山百鸟齐鸣,百花齐放。果然井水中映出了鬼谷子母亲的容颜。朝看母亲十**,暮观老母鬓如霜。从此鬼谷子朝朝暮暮都跑到井边瞻仰母亲的遗容。星转斗移,天长日久,鬼谷子又发现了此井的一个奥秘,根据井中的水位升降,可以洞察预测天气阴晴变化。井水上升,天阴有雨,井水下降,则无雨天晴,因此这口井又被称为“井中洞天”。

此井是鬼谷子为怀念其母而凿,故曰“鬼谷井”。天书崖钟灵毓秀,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出无数珍贵药草,鬼谷井功不可没。

“鬼谷夫人不在,就让我会会你的鬼谷邪功。”马婷婷突然娇声喝道。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