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心意(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郑怀山和左琳的香山寺之约实现得很快。张思鹏刚走马上任春风得意,林洁受伤一周工伤假还没休完,郑怀山已经以“网络募捐的第一批资金到位,他要亲自把两车建材送过去”为借口,跟左琳约了当天的香山寺之行。

那天正好是周末,天气好得不得了,出门沿着不算太好走的盘山路一路上了山,满眼茂盛翠绿生机盎然,看着它们,连心情都跟着雀跃起来。

郑怀山筹建的公益寺庙位于半山腰,陆陆续续建了几年,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山门牌楼上“香山寺”的匾额已经放了上去,铁画银钩的几笔颇有气势,左琳是个无神论者,她去正经寺庙的时候都少,这个在建的状态更没见过,一路被郑怀山领着往山门里面走,看着什么都觉得很新奇有趣。

郑怀山把车停在了山门外,沿着这段还没铺沥青的土路一路往大殿走,一边走一边指着位于寺庙最高处的宝塔形建筑,对左琳介绍说:“看,已经有点规模了。”

大殿连着宝塔,在山林掩映中沉静古朴又宝相庄严,哪怕不信神佛,左琳站在极雄伟的大殿之下,也颇觉震撼,“真雄伟,太有气势了!”

这是事实,郑怀山并不谦虚,含笑点点头,“主体结构基本完成了,但要做的事还很多。”

左琳好奇,“这个项目开始多久了?”

“八年了,我不急,一点一点慢慢来。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聚集人气的过程,也是一个清净人心的过程。”郑怀山解释说:“我为这个项目专门建立了一个‘香山基金’,完全跟公司的账目和业务隔绝,只要募捐款项进了基金账户,就算是我也没权利挪用一分钱。”

“老师为什么没有去募捐个小学校?”这问题其实在左琳刚得知他募捐是为了建公益寺庙的时候就想问,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拖到现在,总算问出来。

郑怀山低低哼笑了一声,有点浅淡的讥诮,“我认为在这个拜金的年代,是大人出了问题——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剩下钱这一把尺子。所以,首先是大人的内心需要净化。大人的价值观树立好了,孩子才有希望。”他说着,看左琳若有所思又点头赞同的样子,觉得这丫头此刻的样子有点可爱,笑着陪她上了大殿的台阶,“走吧,我陪你到殿里看一下。”

跟郑怀山在一起的时候,左琳从来不是中院那个冷清凌厉不近人情的高冷女法官,她更多像是当年在学校时崇拜郑怀山的那个小女生,乖乖的,好像郑怀山说什么她都觉得有道理,都不会反驳,闻言,她跟着郑怀山向大殿走去,站在空空荡荡的阁楼里,听郑怀山对他解释说:“这里上面设计中的藏经阁。我一直觉得,没有真经,寺庙就没有灵气。人家都说,‘庙不在大,有佛则灵’。我认为应该是寺不在深,有经则名。所以,我的香山基金不仅要建寺,还要在各拍卖市场上求处真经。”

左琳由衷地道:“很难得,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老师考虑到了。”

郑怀山不置可否,带着她来到大殿窗前,他双手用了点力气,将双开的红漆实木窗户推开,眼前景物豁然开朗,山上的安静孤寂与山下的喧闹繁华尽收眼底,山风传林而过带着清冽的空气直扑过来,烈烈吹起左琳清爽的短发和平整的衣领,郑怀山见她望着山下出神,愣在窗边不肯走,无奈地摇摇头,看着她纤弱背影的目光逐渐带了几分爱惜和宠溺,脱了自己的外套,轻轻搭在了她肩头,体贴地道:“你穿少了。”

说完体贴地把风衣脱下来披在左琳身上……

“老师……”接受特别执行处时间也不短了,从开始到现在,她虽然表面上对永嘉地产的事情不上心的消极怠工,但实际这块石头始终压在她心口从没挪开过。这会儿看着山上山下的对比,不禁又想起陆吉安又对省高院提起复议的事情,她想问问郑怀山的意见,毕竟眼前这人才是法学的行家里手,但又考虑到保密制度,欲言又止地闭了嘴。

郑怀山看出她有心事,“怎么了,有什么问题?”

左琳想了想,隐藏了永嘉,笼统地大体说道:“在执行有些案子的过程中,我似乎总是落后一步,对方对法律的理解很精深。”

她这么一说,郑怀山倒笑了,“法律是个中性的东西,不能定义它的好与坏。它可以是捍卫正义的武器,也可以是为利益所使的凶器,关键看人的欲望指向哪里。”

左琳收回望着窗外的目光看向他,“那老师有欲望吗?”

“是人都有欲望,”郑怀山打量着她,不太认同地纠正,“你不该问出这种水准的问题。”

左琳不在意什么才是该有的问题,但也不想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缠,笑了笑,妥协地问:“那换个问法,老师的欲望是什么?”

郑怀山思忖着望向比群山更远更辽阔的天空,“思想上的绝对自由,法律上的至高点,以及人类智慧的引领者。”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