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君之野望(七)(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郭家村与其说是一座村落,不如说是一户人家,只不过这户人家人丁众多,开枝散叶之后加起来足有三百余口。

郭长顺今年六十二,虽不是家中年岁最长者,却是郭氏嫡系长房,为郭家族长。他将程奢一行请入自己家中,又将三个儿子全都召集过来,就着粗茶水,与程奢商谈起来。

“程商,恕老朽冒昧,恐怕你不止是个行商吧?”

“何以见得?”

“程商对官府治策了若指掌,老朽听程商一一道来之时,想起幼时本地里正,程商说话的语气和官府差役很类似。”

“某是行商,自然对官府治策极为关心,若是一直浑浑噩噩,这营生是没法做的,郭老多虑了。”

郭长顺摇头:“程商休要隐瞒,老朽这感觉错不了。而且程商随行的两个护卫也与他人不同,行走之间一板一眼,非军中精锐之士不能如此。老朽当年也是从过军的,自问这点眼力界还是有的。”

谎话被当场拆穿,程奢未免有点不好意思,尴尬着笑了两声,解释道:“郭老好眼力,呵呵。实不相瞒,某是营州长史府人事科副科长,此来松岭,是想了解当地民生民情。只是柳城初定,官府不欲惊扰百姓,是故便隐瞒了身份。不过郭老放心,适才答允郭老的买卖,某定不会食言。”说罢,取出长史府所授印信公文给郭长顺看。

郭长顺也搞不清楚程奢的官阶品级,但既然对方是官府的人,便忙起身,招呼三个儿子重新见了礼。确认了程奢的身份之后,郭长顺便愈发恭敬了些,道:“该当叫您程科长罢?不知老朽这么称呼是否妥当?......程科长此来,是为了解民情的?官府想要将这里纳入治下么?”

程奢道:“李将军解民于倒悬,希望能给营州带来长治久安,保营州一方太平,将百姓纳入治下,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还望郭老能予支持。”

郭长顺道:“老朽适才便说过,若是能够纳入官府治下,按照官府厘定的农策缴税,这也是咱百姓的本分,何况从祖上起,咱就是汉人,是大唐的子民,朝廷能够回来,老朽也是十分愿意的。只是如今咱们这片都在羊山寨的管辖之下,老朽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郭长顺身边一个青年忽然插话:“官府要是真能将羊山寨平了,咱老郭家必定响应官府征召,出钱出粮出人都没说的!”

郭长顺喝道:“七郎休得胡言乱语,程科长在这里,这等大事,哪儿有你说话的份!在旁边老实听着就是!”他生有七个儿子,只活了二郎、五郎和七郎三个,插话的青年便是他的老幺郭七郎。被他一喝,郭七郎便不敢再说,低头生着闷气。

程奢道:“该如何做,某回去后自会禀告李将军和冯长史,此刻便想听听这里的情况。不知郭老能否给某仔细讲讲?”

郭长顺毕竟岁数有些大,如今族中很多事情都交给郭二郎料理,是以便由郭二郎讲给程奢听,程奢吩咐两位账房先生笔墨记录。

郭二郎年约四十,与程奢仿佛,但显得比他要苍老许多,深深的皱纹已经布满了额头。他的话也不多,却很实在,数目报得也很精确,短暂接触后,程奢便知道此人是个理事的好手。

郭家共有丁口三百四十六,男丁二百一十,其中青壮九十有六。山里山外耕田一千亩挂零,山里河谷边的上田七百三十亩,亩收粮一石三,其余为山外下田,因缺乏看管,亩产不到一石。除了耕田外,郭家还兼营畜牧,在山外放养牛羊,并时常从河里捕获鲜鱼。这样的生活若是无人干涉,那可就太滋润不过了,可惜有个羊山寨,郭家的日子便不好过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