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通玄小论之三(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这样说好像是对的,但~~~~又好像有点儿不对劲儿。格林姆苦思不出,却被旁边的东合子先说了出来:“我知道你的疑惑:若‘尊重老人’此事没有‘好’这种特性。那么我们这些文明社会的习俗岂不是荒谬?但事实上这一习俗并不荒谬。而且还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格林姆猛点头道:“的确有这个想法,您能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对方答道:“‘尊重老人’此事却是没有‘好’这种特性。但观察到此事后,文明人的识神相系统就会自行给它贴上一个‘好’的相作为标示,此时‘事物相’里面就包含了‘好’相。这些相的内容立刻被发向对面的‘识神我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一个‘受用’的过程,人一受用这个标示,则事物相以及其中包含的‘好’相的内容就到达了‘识神我系统’,然后该系统一接受到‘好’相就会勾索出重重亲近、赞许的倾向甚至行为。这些倾向和行为其实是直接指向对面识神相系统中的‘事物相’和‘好’相的,而非指向真正的‘尊重老人’。但由于‘事物相’和‘好’相是‘尊重老人’的标示、是它的颠倒罔相,所以这些倾向和行为是间接的、附带的指向了‘尊重老人’此事。此时就进入升玄图所示的‘存在模式’阶段。也就是所发的行为与倾向和外部环境互动,若是这种互动能成立,则构建起了一套‘存在模式’。在文明社会里,对‘尊重老人’发出亲近、赞许等行为和倾向是可行的,甚至被鼓励的。因此就构成了一个‘存在模式’。”

“由于这一整套过程可以存在,于是人们就把观察‘尊重老人’此事的过程、观察中生出事物相和‘好’相的过程、受用这些相的过程、受用后识神我系统生成亲近赞许等倾向和行为的过程、行为指向对面事物相和‘好’相的过程、受用这些行为的过程、受用后行为附带着作用于真实环境的过程,这一系列过程全部记忆忆下来。于是人们误以为‘尊重老人’本身天然的、必然的有‘好’这个特性。却不知道‘好’这个相,其实只是一个贴上去的标签,只不过这个标签能引发亲近、赞许等行为和倾向,而这些行为和倾向在文明社会里是可行的,甚至被鼓励的。而事情本身并不必然联系‘好’这个相、这个概念。”

“也就是——事物本身没有‘好’的特性,当人发现:用‘好’这个概念是可行的、适合的,就颠倒错乱、认影为实,误以为事物本身有一个‘好’的特性。把脑子里的‘相’与事物本身混淆在一起。”

“若是放在游牧半人马的社会里,谁如此贴标签,发出亲近、赞许等行为和倾向,就会遭到其他人的嘲弄和鄙视,于是这些行为就是不可行的、被整个社会否定的,而那个‘好’的标签,也是不可行的。久而久之,很多半人马就误认为:‘尊重老人’本身天然的、必然的有‘不好’这个特性。却不知道‘不好’这个相,其实也是一个贴上去的标签,只不过这个标签能引发排斥、厌离等行为和倾向,而这些行为和倾向在野蛮游牧社会里是可行的,甚至被鼓励的。而事情本身并不必然联系‘坏’这个相、这个概念。”

“也就是——事物本身没有‘坏’的特性,当人发现:用‘坏’这个概念是可行的、适合的,就颠倒错乱、认影为实,误以为事物本身有一个‘好’的特性。把脑子里的‘相’与事物本身混淆在一起。”

“同理,一切事物,本身离可怒、离不可怒,离亦可怒亦不可怒、离非可怒非不可怒;事实上,可怒、不可怒、亦可怒亦不可怒、非可怒非不可怒都只是我们标示事物的工具,而我们却错误的以为‘此事可怒、此人可怒’,以为事物本身有一个‘可怒’的性质。因此就算他明明知道‘其实不怒更好’,但心中的‘可怒’相一起,他就受用此相,一旦受用,对面识神我系统就立刻勾索出‘愤怒’,他又立刻受用了‘愤怒’,以愤怒应对事物,结果反而坏了事”

“同样,一切事物,本身离可忧、离不可忧,离亦可忧亦不可忧、离非可忧非不可忧;事实上,可忧、不可忧、亦可忧亦不可忧、非可忧非不可忧都只是我们标示事物的工具,而我们却错误的以为‘此事可忧、此人可忧’,以为事物本身有一个‘可忧’的性质。因此就算他明明知道‘其实不忧更好’,但心中的‘可忧’相一起,他就受用此相,一旦受用,对面识神我系统就立刻勾索出‘忧虑’,他又立刻受用了‘忧虑’,以忧虑应对事物,结果反而坏了事”

“比如有些人得了病,明知自己的病是越忧越糟,可是他就偏要忧啊。因为他没有察觉、更没有把握:‘可忧’其实只是一个标示工具,它勾索出来的‘忧’也只是我们应对真实事物的工具,工具有好用的时候,也有不好用的时候”

刚才还明白一点儿的格林姆顿时又糊涂了:“话虽如此,但是~~但是~~但是人家病了啊,‘病’难道是不可忧的事情?”对面的东合子乐道:“你,你现在又颠倒错乱了——认为‘病’本身具有‘不可忧’的性质,或者认为‘病’就应当以‘不忧’应对。格林姆,我没有说病痛是‘不可忧’的事情啊我一直在说‘离可忧、离不可忧,离亦可忧亦不可忧、离非可忧非不可忧’。事物本身离一切‘标示工具、应对工具’啊”

“在历史的长河中当人类病痛时,有一部分人以‘可忧’标示病痛,这个标示又勾索出‘忧’应对病痛,这样的人存活几率远远大于以‘不忧’而应对病痛的人。长期下来,渐渐的人类天生就带上了以‘忧’应对病痛的本能。当病痛发生时,人类会本能的使用‘忧’这个工具。一般情况下这样做是有利的,然而工具有适合的情况,那就有不适合的情况那个老执政官的病,现在就不适合以‘忧’应对了越用反而对身体越不利、越用越错。而他,却还在运用这个工具”

“所以常人病痛,生‘可优’相,此相勾索出‘忧虑’以应对病痛。结果忧虑过甚反而造成精神紧张、造成脏腑功能紊乱、造成痛苦的心理,反而成了祸害。厌世者病痛,生‘可不优’相,此相勾索出‘不忧虑’以应对病痛。结果亡羊不补牢,病痛索命。修道者,用‘可忧相’勾索‘忧虑’提醒自己要处理病痛;用‘可不优’相勾索出‘不忧虑’以消除精神紧张、保持脏腑功能正常、无有痛苦心理。是故纵横自在。”

ps——每天一次推荐,一个点击,也是一种贡献。希望这里能欣欣向荣。

继续接受长时间、大规模的“困惑风暴”吧啊哈哈哈哈~~~~。

更多到,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