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 利国利民(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对,今天我们是包工包料,一个摊保底给两千块钱。别的就看这些了,会给奖金。”阿美眼神示意边上,“我跟这家。”

“来了多少家?”

“快两百家了吧,基本上村里家家有,你们一会去转下。”

边上有人指着山上,半山腰上有人家,也看得到人在活动,炊烟袅袅。

许杰笑:“原来我们门票钱是给你们的。”

之前还觉得一千块有点小贵,现在看,好像也还行。

平常商户在县里做一天活大概也是能赚几百块,到这里包工包料,再支付给这里帮忙的农户一些工钱,两千块最后也能剩一千。

一千人进场子,人均一千,这是一百万块,光是给这些商户就要四十万,许杰莫名很羡慕。

“吃完记得点赞啊!”阿美叫道。

“知道了。”

进村的客人,吃过哪家,都需要给币,如果要再去软件里头签一下,无论是点赞还是点差都要扣去五积分。

两百家如果都吃,光这个签到的动作就要花十块钱。好在最后听说会从中抽取一些用户发奖励。

商户可能也有内部评比,但这个外人就不知道是怎么评了,现在反正也看不出来他们有没有偷工减料。

两人拿叉了个锅贴,一边吹气一边吃。

“林双还没来吗?”

“听说五点不到就来了,在里头。刚才还吃了我的这个。”阿美很开心,“跟你说,双双长得是真好看!”

“快走!”

大家加快脚步。

“来得那么早啊,我以为他会等到中午。”

“说什么呢,双双很勤快的,哪天不是早起。”

“我哪知道大明星也九九六。”

早上八点,大利村,一下挤进了上千号人,县上的领导好多都来了。

两边路面摆放着很多物资,立着一块大牌子,上面是改造后的效果图,人们站在那里,到处拍照。

电视台也到了好几家,省台市台,还有几个摄制组,现场井然有序。

四台挖机在泥泞的空地上施工,这里原来是一片菜地,前些日子暴雨,菜地被水淹了,现在就是要把这片菜地改成桑基鱼塘的实验点。

工程这种平时见得多了,现在大家要看林双。

林双就在工地上,在塘边专门圈出来的空地上,正在接受一堆媒体的采访。

“林双您是怎么想到要在这里做一个这样的活动呢?”

“林双,桑基鱼塘的意义在哪里?”

“林双,这个项目的规模有多大?”

“我一起回答下吧!”林双摆了下手,大家安静下来,录音设备已经开好。

“做这个项目目的很简单,一个就是利用现有的资源把农业的潜力开发出来。二是要把我的钱花出去,花在合适的地方。”

林双声音清亮,他也是有意识要让更多人现场听到他在说的什么,为了今天的工作,他可是接了任务,做了充足的准备。

主要准备是林昭给做的,他作为站前台的那个,作用就是挡风挡雨挡刀子。

“这里原来是一个水塘,因为山上的水土流失之后,水塘变成了洼地,后来又种了菜,但暴雨之后,菜又被淹掉,这个损失也是年复一年。”

他指了下前面的工地:“普通农户很难调动这么大的机械力量来开展工程,就算开展了,也未必有周全的考虑,把这里打造成良好的生产机器。”

今天说的这些话,肯定会引发民众热议。

但这就是林双想要的。

谁都知道集中力量办大事。

但怎么集中呢?

今天就给你们打个样!

“虽然我们说的是桑基鱼塘,其实它也只是水塘生态养殖模式的一种,因为湖州这里有种桑养蚕的传统,所以叫桑基,别的地方还有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花基鱼塘、杂基鱼塘等等,这些都发展实践了很多年。”

林双说到此处,扫了一眼前面的记者和外围的观众,有人茫然有人点头。

茫然的是真不懂,点头的也可能只是随便点。

这些家伙,都比不上自己做的功课足。

林双很明显地叹了口气:

“我个人没有农业生产经验,为了做这个项目看了不少的资料,据说好的桑基鱼塘是桑叶养蚕,蚕沙蚕蛹喂鱼,塘泥肥基,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即桑多、蚕多、蚕沙多、鱼多、塘泥肥,泥肥则返回基面,又促进桑多,这听起来就很不错,对不对?”

“对!”群众里头妹子们大声回应。

下面也有人嘀咕:“这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林双笑着点点头,接着说道:“那蔗基鱼塘呢,就是种甘蔗。嫩蔗叶可以喂鱼,塘泥肥蔗,有一定水陆相互作用,塘泥对甘蔗生长作用也很大,起催根作用,可以使甘蔗发育生长快,塘泥含大量水分,对蔗基能起明显作用。

有的农民在蔗基养猪,以嫩蔗叶、蔗尾、蔗头喂猪、猪粪尿肥塘。这样蔗、猪、鱼联系生产,也是一个良好的水陆相互作用,经济效益也很高。

大家都知道,专门的大型养猪场污染也不小,小型的其实挺好,养出来的猪肉质也不差。不过如果要养猪,边上的塘基范围就比较大了。”

省摄制组录音师摸了下耳机,这收音的效果还真的出乎意料的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