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直挂云帆下沧海(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当船工用长竹杆将船奋力推向江心,在水流的作用下,船只缓慢航行起来。

“升帆”未几,各条船上的船东都喊伙计升帆。

海船都有帆,不像江船靠摇橹,可以省力不小,船速也快不少。顺流而下船速很快,唐朝大诗人李白有诗为证:“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由于船只载重大,反而行驶得很平稳,这些刚坐船的旱鸭子算是享福了,竟然没有一人晕船,只是船仓里气味不好闻,体臭、汗臭、口臭、脚臭混合在一起,使人几欲呕吐,于是哪怕是最爱说话的人也自觉的闭巴不说话了。

里面不好说话,可船尾却有几人围着小炭炉煮茶品茗,好不遐意。是老船东、杨仁宇和卢传宗三人,老船东很健谈,他正在向杨仁宇和卢传宗讲大明各地的大情小事。

“哎!还是我们南方好啊!听说陕西今年又是旱灾又是蝗灾,赤野千里,乡民们异子而食,乞求苟活,简直是惨不忍睹,令闻者落泪。”

“朝庭难道不救济吗?”杨仁宇不懂世态炎凉,问了一个傻问题道。他是幸运儿,从小就是大鱼大肉任凭吃,根本想像不到没有饭吃的惨像,也未闯荡过江湖,虽然武力超群,却是一个不拆不扣的社会小白。

“哪有这等好事,不派兵摧税就是青天大老爷了。就是有救济的地方,也是一些仁义的乡绅所为,官府只是推脱府库无钱。”不要老船东回答,卢传宗已抢先回答了。他有亲身体会,从山东到大别山,一路上他就没见过几个官府救济难民的,相反厘卡设得是一个比一个多,恨不得连难民也要收税。

“贤侄啊!有些话憋在心里挺难受,老夫不得不说出来。你们去辽东打建奴,本是令人钦佩的壮举,可建奴不是软柿子啊!号称满万不可敌,朝庭精锐边兵都难撄其锋,屡屡吃败仗。况且你们人数过少,几百人到辽东战场,连个泡都不会冒,所以你们此行实在是吉凶难料啊!”老船东仰头干了一盅热茶,一吐为快道。

“老船东一片好意,小子心领了。但有些事明知不可为,也得去做。想我堂堂中华,地域宽广,黎民亿兆,却被边鄙小族屡屡侵犯,我华厦苗裔,每年不知有多少无辜黎庶被其屠杀奴役,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凡是热血男儿当持三尺青锋,报仇血恨……”

杨仁宇大言炎炎,好像他就是救世主一样,不过他也留了个心眼,并未透露自己部队的实力,只说是义气所为。

在一边默默听着的卢传宗到此时才知道,原来此行目的地却是远在万里之外的辽东,他心里已在暗暗叫苦,他的想法同老船东差不多,只道自己这帮人是去辽东送死的。

可他也只能是心里叫苦,这肯定是大当家的决定,绝对不容更改,因为就连杨仁宇都没有权力改变主意,他只能是无条件的执行。自己一介文弱书生,人微言轻,只能乞求上苍保佑了。

老船东也只是一吐为快,知道这些人都是奉令行事,因此他随后就换过话题讲大明万里江山的奇人异事了。

几人谈天说地,累了就和衣而卧,抵足而眠,如今已是五月尾了,天气比较炎热,倒也不觉寒冷,只有恼人的蚊子嗡嗡作响,吵得人难以入睡。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