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整 饬 厢 军(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天色昏暗,字迹有些看不清,正要起身点灯,女仆王妈走进来,点好灯,放在他的面前,小声地问:

老爷,吃过饭再看?

范祖亮抬头,向她笑了笑,你去准备,我过一会去吃。

王妈约四十来岁,是本地人。来到隆兴,各司、府大大小小的官员中,他只认识黄文叔。此人曾在谏院任过右正言,庆元元年初,因直言反对御笔而贬出京城,此后家中连遭不幸。受师叔和岳父之命,曾请杨文端说情。

解除党禁后,本可以回京,但黄文叔不愿意,朝廷就加为徽猷阁待制、隆兴府通判。

范祖亮刚安定下来,黄文叔就来了,见家中没有女眷,便将他府中最勤快的王妈派来,照顾他的生活。

蓉蓉在信中告诉他,家中的情况很好,母亲身体无大碍,儿子闺女也听话。自己呢,身体也恢复了。准备下个月,就带孩子来。黄莺莺在府上已做了好长时间,你们俩的事都知道了,莺莺挺好的,要不你就娶了吧。母亲说,下月我们去的时候,顺便将她带来,你看行吗?

范祖亮心中直发笑,你们来了就来吧,将她带来算怎么回事。

时间不长,范祖亮就把府军中的情况搞清楚了:整个厢军花名册上名单是四千一百人,实有两千六百八十人,实有人数中六十岁以上的三百四十八人,五十至六十之间两百一十三人。欠晌最长时间是七个月,欠晌总额为五万六千八百贯,其中有三万五千贯,在帐上没有发放。

张金虎私下来找范祖亮,劝他在处理这件事上适可而止。这地方州府不同于京城各大衙门,要办各种各样的事,还要养活一大帮子人,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要是事事都拿到台面上,按照朝廷的规定去办,那许多事就办不了,许多官员也不合格。

范祖亮知道这位老官僚的用意,他在州县也干了多少年,许多事各式各样的人也见过,也不是容不得一点不足,但不能过分。这年头,随潮流混日子容易,想办好一件事好难。但是,不办成一两件大事,又会觉得,枉来人间走一遭。为此,黄文叔提醒他:办大事者,不必过分纠缠于细枝末节,多谋事,少谋事,不到不得已,不要得罪人,特别是那些成事不足坏事有余的人。

通过交谈,二人达成共识:不去计较以往克扣军饷的事,不扩大追究责任的范围,对军中的各种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安置。

不久,刑部的判决下来了:王有财是这次事件的肇事者,史小雕、周大鹏是这次事件的组织者和主要帮凶,依律当斩,判死刑,秋后处决。

枢密院的处理意见是:马军副兵马使李湘、步军副都头王建罢职,马军虞侯贾尚飞、步军副将姚思兵三百里外编管,各罚俸一万贯。

隆兴府将厢军中缺额、欠晌及军士情況拟成折子,报政事堂,请示如何处理。

同时,范祖亮向朝廷上了个《裁撤府州县厢军札子》。

这是李石章的主意,他觉得范祖亮是可造之材,让他将二人的想法上奏皇上。

范祖亮在札子中说:朝廷花大量的晌银养了一大批厢军在各府州县,这些人平时从不训练,根本不能打仗,因此,不能称之为军队,其主要任务是维护治安和从事地方杂役,现在是和平年代,一般没什么大的治安任务,大规模的修城挖河也不是年年有,因此,没有存在的必要。为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建议如下:

撤销厢军中的马军,择其精干者,成立治安所,由地方衙门管辖,从县到府,人数控制在五百至一千人之间,俸禄和待遇等同于禁军,主要负责社会治安和处理突发事件;撤销厢军中的步军,择其精干者,成立垦荒司,由地方衙门管辖,平时开荒种地,自给自足,需要时,地方出钱,让其承担修城挖河等工程;在路之府治,成立一支三千人左右的军队,隶属安抚使司,平时加强训练,以应对骚乱和战争之需。

临安,南园凌风台。

韩侂胄带着马玉芳和小公子在此玩耍。晚霞映照着凤凰山,绿影重重,凉风习习。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大黄门关礼赶来,奉命见韩太师,破天荒地带来了皇上批阅的一份奏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