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危急形势下的放手一搏(一更)(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这个时候,朱由崧带着人马,冲出连营,冲下山坡,难怪盟军的大炮要落空了。

这几千御营的明军听着炮弹在他们身后炸响,心中无不赞成他们的陛下料事如神。

这是盟军的火枪就行了,大炮在调整距离就显得有些笨重,但是十七八万盟军手里拿的都是火枪,当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明军冲过来,马萨琳吃惊之后,赶紧命令射击。

盟军枪响如爆豆,不少冲锋的明军将士中弹落马。

但是朱由崧丝毫没有慢战马的速度,任凭子弹在身边呼啸而过,他把身子伏在马背上,带着丝缰以不规则的s线方势向前冲锋,千里一盏灯,四蹄蹬开如腾云驾雾。

朱由崧身后的明军将士一看他们的陛下冒着枪林弹雨往前冲锋,无不争先恐后,视死如归,身边不停倒下的同伴成为他们砥砺奋进的力量。

从小坡上往下冲,只一千多米的距离,哪驾得住的如狼似虎的远征军奔袭?

没有出一支烟的功夫,朱由崧带着御营便杀进了盟军大营。

这是七八万盟军没有冲锋,只是把这座小山包围了起来。他们之所以没有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冲锋,一是因为炮击刚刚开始,甚至有些大炮还没有准备好,更重要的是马萨林好用自杀式炮击。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冲锋,可能会为自己的大炮打成炮灰,那就等于明军将士同归于尽了,因此除非马萨林下达了死命令,他们是不会,在炮火声中往前冲杀的,他们等的是炮击之后再往山坡上冲。

然而这时的朱由崧已经不给他们机会了。

此时盟军有七八万人马,而朱由崧不过3000人,而且当朱由崧一马当先冲进盟军的队伍时,身后这3000余名将士早就变成虚数了,也不知道有多少已经永远的长眠在了这片土地上。

七八万欧洲盟军全部是精锐,而且有火器,有大炮而朱有松这3000人马火器弹药用尽,只有刀枪弓箭等冷兵器。

如果这样对比,明军的劣势是很明显的。

但是现在明军的优势也不是一点没有,一是朱由崧亲自带队冲锋,身先士卒,恐怕没有比帝王先登陷阵更能鼓舞士气了。

另外,朱由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敌营,出其不意,盟军措手不及。

第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盟军虽然人多势众,有火枪有大炮,但是这些东西对于近身搏杀不好使,而这恰恰是朱由崧等人的强项。

因此双方均有优势,又均有劣势,因此这场混战就充满了变数。

朱由崧好久没有亲自动手杀敌了,今天他要好好过过瘾,他一马当先杀进盟军大营,手中的宝剑早已出鞘,道道弧形剑光笼罩着他的人和马,剑芒所过之处,盟军的人马血肉飞溅,刀枪乱飞,连大炮也阻挡不了他的剑芒,一门大炮在他的剑芒之下解体了,吓得这些欧洲列强军将全都孓然变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