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翰林学院(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不过苏致远没有好心的提醒他,因为他说了,也许金承焕还以为自己认怂了,所以只需要满足他就行了。

李八斗在一边没说什么,因为他对金承焕的文采很了解,虽然金承焕这个人很多地方不承认大唐比新罗厉害,但是他本人很喜欢大唐的文学东西,甚至在新罗金承焕专门搜集大唐的书籍,什么四书五经,对联,等等他都有涉猎,而且还崇拜大唐的文学,这次去国子监就是打算证明一下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学习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苏致远等人来的时候,国子监这里正是上课的时间。

上次来这里的时候,苏致远并不知道后面就是国子监的翰林学院,里面不仅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甚至还接受海外的学生,所以这里的教学规模,还是档次之高,都是当时世界之最。

金承焕看到这里的恢弘庞大的教学建筑群超出了他的认知,虽然表面强装镇定,但是眼睛片刻不离国子监和翰林学院的牌楼字样。

李八斗摸着自己的胡子一边点头一边赞道:“大唐的学府竟然如此,如此,怪不得大唐如此强盛。”

李八斗都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容词形容了。

其实苏致远以前在现代的时候逛论坛,那些人揭露历史,说实际上的什么唐朝根本不强盛,甚至是屈辱的时代,因为当宋朝来临的时候,整个中原四分五裂,而且草场都丢掉了,陇右道也没了,一个弱弱的宋朝苦苦支撑着来自四方的强敌。

但是苏致远并不认为这个观点是完全对的。

唐朝是强盛的,但是自古以来中原就好像有魔力一样吸引着四方的外族不断侵入这里,如果只有一个两个对手,大唐是可以横扫的,但是每次面临的敌人来自四面八方,中国这片土地上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了不管谁会主宰这里,到最后不是被人推翻,就是自行内部出了问题崩溃掉,其他的民族或者势力趁机入主中原。

越往北方,民风越尚武,中原地区从来不尚武,而是喜欢生活质量的提升,才会有这样所有其他国家和民族喜欢的文化传承,不管是谁来到这里当霸主,当皇帝,其实取代的不过是这里的皇帝位置,而在这生活的喊人百姓从来没有变过。

苏致远甚至想过,如果汉人争斗性强一些,尚武一些,有外族入侵,他们能团结在一起,那就没人能打的了中原,也许就是因为生活条件好,所以争斗性不强,人们生活的方向都是找乐子,越是恶劣的地方,人们越尚武,因为这是必然的发展。

汉人之所以不能像其他的地方的民族那样团结,因为地域太大,人太多,往往几方势力鼎力,甚至没有外族入侵,中原的实力就逐渐被消耗掉了,三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翰林学院的老师也在这里,通报了之后,里面就有人出来了。

“新罗使者前来参观!”

“没想到是远道而来的他国使者,那想来这位大人就是鸿胪寺的寺卿大人了。”国子监出来的一个官袍中年人,对着众人行了下礼。

苏致远帮忙介绍:“这位是李八斗外交大臣,这位是理事大臣金承焕。”

“在下是国子监的司业,司马庆,见过大人!”

中年人是国子监司业,从四品,苏致远是正四品,大了半级,有此礼节也很正常。

“新罗使者远道而来想见识下我大唐的最高学府,还请司业大人行个方便。”

司马庆做出迎接的手势:“那就里面请!”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