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战火扰年关(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富裕终究有富裕的好处,吴越地区的百姓没有了战争的威胁,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连带着城市也越来越繁华起来。

昔日要说吴越,过了江东简直就是流放地,如今不少中原的人,还想着搬迁过去。同时,也有一些赚够了钱的人,又搬回了中原,说到底故土难离。

两届科举下来,百姓对科举制度也变得更加有信心,知道李明要打断世家对人才的垄断,再加上如今书本那么便宜,私塾又到处都有,是以念书的人开始爆发式增长。哪怕最终不去参加科举,识字和懂得算账,还是很有好处的。

“最新的白瓷,鄱阳县最新的特产,看看这声音,看看这颜色……”小贩的叫卖声,吸引了不少人前来看货,购买的人也有不少。提倡特产品开发已经好几年,每年地方都不断有新的产品出现,这不鄱阳那边又开发出了新的特产品。

根本不需要李明引导,只需要给他们一个大概的方向,明知道种田不赚钱之后,世家们在经商的同时,也在费尽脑汁去改良品种和发展特产品。

没技术的就想着如何让田里的粮食产出多一些,毕竟数量上去了也能赚钱。有些却是在改良品种,让稻谷和小麦变得更好吃,甚至有人又种起了粟米,不过却在尝试改良口感。

富豪成为了高档商品的消费主体,而面对特产品,普通百姓日子有了余钱,也愿意买点尝试。到了公元199年末,最后一次财政税收统计,发现今年的税收比往年暴涨一倍。

只是张昭,还有调回来的荀表看到这个数据,却没有表现出多高兴的样子,只是意味深远的看向李明,眼神之中带着一丝郁闷。

“你们这样看着我,我会很不安的啊!”李明顿时被看得苦笑不得,他很清楚,这暴涨的一倍税收里面,有不少消费都来自他们这些官员。

哪怕张昭或许不是一个喜欢消费的人,但他的长子张承可没少去消费,家中的妻子和小妾更不必说,再加上日常开销,每个月的收入,至少都得花去八成。

“主公要增加税收,属下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如青楼、窑子和赌坊都由主公专营,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张昭提出了他的看法,毕竟眼红这三种暴利行业的人可不少。

“也就是最近这几年如此!”李明知道他的意思,“毕竟我给出了创意,并且规范好了这三个行业的行规,所以我当然有权力去享受几年它带来的利益。十年后,这三个行业正式对外开放,不过规矩不能变,官府也要投入到监督之中,毕竟这可关系到以后的税收,不出所料的话,这三个行业带来的税收,同样非常可观!”

“这倒是……”张昭闻言也不好说些什么,李明一度提倡过专利的概念,甚至允许地方百姓和世家,拿着他们的秘方前去官府,进行专利备案。每年的专利都会整理成册,发放到各地官府备案,说是对盗版,擅自使用这种技术的人,严厉打击。

显然,这三个行业,目前也处于‘专利期’之中,较于一般十五年,二十年的专利期,十年的确不算什么。而且真正了解这三个行业的,比如他这个管理财政的,就会发现其实利润没有那么大,毕竟税收很重。这也是他们,不会真正眼红这三个行业的原因。

“好了,财政收入已经上来了,明年的财政具体应该投入到什么地方,大家还是做好准备。我之前提倡的财政预算制度,不知道你们考虑得怎么样了?”李明看向众人。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