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何齐再说骊轩事(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马腾觉得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便是制约地方官员滥权。

在大汉,也有这种体制,不过是在官府内部的各位监察御使。

但显而易见的是,大汉的监察御使所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

因为他们虽说相对独立,但也是在行政首长的直接领导之下,其本身所受到的掣肘就很多,要想他们发挥多大的功用,显然是不现实的。

马腾刚从军职转为地方官,关于地方事务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更别说有什么条条框框;

脑子里对一切事情都感到很新鲜,更别说来自一个遥远国度的闻所未闻的治政方式。

上任伊始,在临松薤谷,永嘉先生给他灌输了一大套关于三代的美好情景,是以能够达到那种境界,成了他心中的一个愿景。

他也经常思考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情况。

虽然不过是偶尔的只鳞片爪,但由于他心中有三代这样一个高高的标杆在那里,是以对之后的秦、汉,还是有一些失望的成分在里面。

有时候,他也会对照中西这两种治国方式,觉得各有利弊:

秦汉两朝,是皇帝独断,士人主政。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全国上下有一个核心。

若这个核心或者说这个皇上是一个英明的皇上,就象是永嘉先生所讲的:

汉文帝在位时人们不忍心欺骗他,汉武帝在位时人们不敢欺骗他,汉宣帝在位时人们不能欺骗他。

若有这样一位皇帝在,号令一致,工作效率就会很高,政治就会清明,全国上下就会出现一片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局面。

若这个核心或这个皇上是一个暗弱的皇上,则会出现后汉以来所呈现的诸如外戚、宦官干政这样的局面。

也就是说,象中国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治理方式,其实变数还是很大的。

但在中国,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力量,那就是士人。

这些人,禀持圣人祖训,骨子里刚正不阿,不为权势所欺,是朝庭和地方可以倚重的重要力量。

特别明显的如后汉以来,弱主屡现,外戚、宦官此伏彼起,若放之以秦朝,说不定早就改朝换代了。

但后汉一直绵延一百多年,关键在于有这么一支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整个社会。

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很大,他们的观念,也就是圣人的理念,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的认知。

在老百姓看来,象他们这样做就是对的,就是正统的,否则就是错的。

因此即便是一些强有力的外戚、宦官,在施政的时候,往往也打着圣人的旗号。

这一点,就是所谓的趋势和潮流吧?

如果说按照大汉的治理方式,那么上位者之心即是天下人之心的话,那么大秦,或者说骊轩人的治理方式由正好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