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 永远不要小瞧别人的智慧(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4ibo.cc,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但三胞胎没动,他们依旧围在愚二身旁。庞有计更觉无趣,走回自己房间躺倒在床。

督军来看愚二的时候,愚二晕过去了。陪同的魏大小姐怕督军无趣,便把督军邀回了府中,顺便邀请了作为一家之长的庞有计前往作陪。在魏府的两天,他从督军嘴里获知了惊人的消息,川军已经做好准备,和驻扎在巴蜀的滇军、黔军开战。督军此次前来,主要的目的是争取青帮的支持。

战争,有时候除了战场上的较量之外,江湖上的较量也很重要。

庞有计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但他内心还有些犹豫,他还需要些时间考虑。

愚二不愿理会三胞胎,他回到屋里,他听见秋荷在问老三。

“三哥,你说那天,他们看见二哥头上冒的烟,是不是也是香烟的烟啊?”

“不晓得,应该不是吧?”

他觉得这样挺好。

父亲讨厌神话,他曾再三地告诫自己,神话不一定都是骗人的,但你要喜欢上了神话,你就是喜欢上了自欺,你在欺骗你自己。不过也没关系,但你一定要记着,自欺的时候,也一定要学会欺人。

他想老三现在就是在自欺又欺人。

晚饭过后,愚二吃惊地发现,三胞胎兄弟在家里,现在竟很受欢迎。老三、老四、老六、老七正缠着其中的一个在教功夫。这小子实在是比自己强很多的“师父”,因为自己只会让兄弟们练马步冲拳,但这小子花样好多,又是擒拿、又是格斗,兄弟们都乐开了花。秋荷和楚楚正缠着另一个算命,在他神神叨叨的语句中,秋荷和楚楚美开了花。

愚二看不起教功夫的小子,他认为这是舍本逐末。他更看不起算命的小子,典型的自欺欺人。

他掏出一支烟走向蹲在墙角的瞎子。

“瞎子叔,怎么少了一个?”

“什么少了一个?”

“三兄弟里还有一个小子呢?”

“哦,说是去学你‘格竹’了。”

“瞎子叔,什么是‘格竹’,那个王什么明是怎么回事啊?”

“哦!”

瞎子耐心地开讲故事。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王守仁的少年,他有个别号叫阳明,所以又被叫做王阳明。”

“别号是什么?”

“就是另外一个称呼了。你别打岔。”

“他十七岁的时候,因为想参透格物致知的道理,连着三天三夜在竹林里,对着竹子发呆,不吃也不喝。他的父亲很生气,觉得他可能傻了。他的妻子很伤心,整天泪满衣衫。所有的人都认为,要赶紧给他找个大夫。可是三天之后,王阳明从竹林里走出来后,他竟然初窥了通往大道的途径,并最终参悟了大道,由此开创了文明华夏史上的“阳明心学”,成为一代宗师。王阳明格竹就成了历史的典故。而王阳明还有一个更为神奇的故事,就是大战宁王。宁王是当时的一个藩王,他手中有十万大军,于是便想谋反夺取天下。但王阳明手里当时只有弱旅三千。你说这仗怎么打,一般人肯定是望风而逃。但王阳明不是一般人啊,他有阳明心学啊。他娴熟地运用了大道的智慧,以那阳明心学,最终大败了叛军,生擒了宁王……”

王阳明的故事,让愚二震惊。他没想到,原来,在遥远的古代,在曾经的明朝,也曾有一个少年,像自己一样傻傻地望过竹子。王阳明从竹子身上悟出了什么呢?他为什么能成为了一派宗师,并千古流芳呢?那阳明心学是绝世的武功吗?

愚二不禁有些痴了。但他觉得王阳明的父亲不懂王阳明,就像自己不懂父亲一样。

他走上山,来到了竹林,看见了那个在夜色里格竹的三胞胎,样子真的很傻。他不禁又想起了王阳明,突然之间,他觉得自己又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永远不要小瞧别人的智慧,更不要小瞧自己的智慧。

愚二决定,要用一个本子把父亲说过的话,大哥说过的话,瞎子叔说过的话,还有自己想到过的话,都记下来。方便自己记住这些智慧,也方便自己比较这些智慧。

>